“十四五”期间,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水生态恢复、集约节约水资源“三水统筹”,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努力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美好愿景,为建设现代化幸福铜官奠定坚实生态基础。
该区强化水环境整治,优化实施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推深做实河湖长制,进一步完善区河湖长管理体系,加大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的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统筹做好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依托排污许可证信息,建立“水体→入河排污口→排污管线污染源”全链条的水污染物排放治理体系。持续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确保“十四五”期间国考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的目标。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落实饮用水源地长效管理工作,实现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动态清零。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力度,鼓励企业依法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减少源头水污染物产生。突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持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截流、收集与处理。全面推进建成区排水管网检测修复工作,详细排查住宅小区和市政道路雨污管网混接、错接、渗漏问题,逐步开展管网整治修复工作,杜绝城镇生活污水混入雨水管道直排河道。科学制订城镇管网改造方案,加快实施建成区现有合流制管网雨污分流改造。
与此同时,该区推动水生态恢复,按照“有河有水、有鱼有草”的原则要求,开展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通过“治”“保”“还”“减”“护”等综合措施,加快推进过载和污染河湖治理与修复,实施湖泊生态化改造,实现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不断改善河湖面貌,引领争创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示范河湖。持续开展城市内河综合治理,推进常态化补水活水工程,杜绝辖区翠湖、秀水河、黑砂河、惠溪河、狮矿大沟等已达标水体返黑返臭,彻底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开展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推进农村河湖塘渠清淤疏浚、水系连通,促进农村河湖塘渠天然生境恢复。
此外,该区集约节约水资源,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紧扣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推动全社会节水,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实施全民节水行动、水效领跑者行动。抓好工业节水,持续开展化工、有色金属、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节水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国家、省制定的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目录,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加强城镇节水,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发展农业节水,积极推行规模化节水增效示范项目,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农作物节水抗旱技术。推进再生水、雨水用于生态补水,鼓励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分散处理设施尾水以及经收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逐步实现再生水和雨水资源化利用。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