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进福州市“爱河护水、清洁家园”。7月12日,“凝聚治水合力,共建幸福河湖”圆桌交流会在福建省节能中心召开,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代表、在榕高校“河小禹”社会实践队代表、百姓河长代表、内河管理员、河道专管员等60余人参加。
会上,福建省幸福河湖促进会副会长苏玉萍教授分享了全国首个《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省级地方标准,该《导则》的制定和实施对维护福建省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服务河湖长制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州市内河管理处王东海对《福州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进行了政策解读;洪山镇人民政府环境办主任陈善峰分享了洪山镇内河治理案例,洪山镇通过依策治河,打造全镇河长制工作典型镇;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百姓河长代表张鼎萍说,政府部门和社团组织要进一步扩大“百姓河长”“企业河长”等民间护河队伍建设,多方参与形成合力,鼓励支持更多民众、企业积极主动参与保护行动,共同努力,携手并进,共同创造一个美丽、健康的生态环境。
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阳光学院设计学院等高校“河小禹”实践队在会上也进行了青年共建幸福河湖的分享。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福建省节能中心双碳科普展示馆,在展示馆内,省节能中心节能四处党支部书记林涛通过各种展板、模型和多媒体,全面介绍我省在双碳领域的显着成果,展示我省在能源转型、碳排放减少、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成功案例。参观过程中,与会代表对双碳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深刻感悟我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深刻领悟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化为具体措施的强大执行力和生动实践。
同日下午,阳光学院设计学院青年学子实地参观福州原厝水质自动监测站,了解水质监测的意义、我国地表水水质分类、福州市水系概况和相关的水环境知识,参观了酸碱度、溶解氧、电导率、氨氮、总磷、挥发酚等水质自动监测设备及自动留样的装置,同时还开通了线上直播渠道,吸引上千名观众在线观看。
活动通过多方讨论,促进创新,建立多元共治的新模式共建幸福河湖,进一步推动城市内河治理工作,通过实地走进福州原厝水质自动监测站,增强大家对水质监测工作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节水爱水、保护河湖环境的意识。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幸福河湖促进会、福建省环境科学学会、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福建省环境教育学会、福州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福州市内河管理处、阳光学院设计学院、福州市洪山镇人民政府、福州市洪山镇福屿社区等单位共同举办。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