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村稻田里泉眼复流!”“花塔村稻田公园里也有多处泉眼复流!”“王郭村的‘冒泉’复流能满足上千亩田地的灌溉······”连日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接二连三传来多处泉眼复流的好消息。山西省水利厅专业人员实地调研后给出专业结论:环境友好,泽被万物,泉眼复流即是太原生态蝶变的最好证明。
树牢系统观念 统筹推进泉域生态治理 水是生态核心,没有水就没有生态,就没有文明。
晋祠泉古称晋水,是汾河中游右岸由岩溶大泉溢流形成的一条支流,被誉为“晋阳第一泉”“三晋名泉”。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泉域内地下水大量开采等原因,直接导致晋祠泉域主源难老泉断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全方位实施超采区治理、煤矿综合整治、水源置换和生态补水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晋祠泉水位明显止降回升。
泉水叮咚,是生态友好的动听歌声。6月13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来到晋祠博物馆,结合展板听取晋祠泉域复流工作汇报,走近主源难老泉察看水位回升情况,深入地下监测井站了解泉眼水位实时数据,来到晋祠公园南湖自流井实地察看泉水出流情况。
他强调,晋泉复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坚持系统谋划、远近结合、统筹考虑,既聚焦短期目标,加大工作力度,采取超常举措,压采与补水双管齐下,加快推进泉域上游生态治理工程,尽快实现晋泉稳定复流;又立足长远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分年度采取措施,加强流域河道及泉域水源涵养、生态恢复,藏水于地、藏水于河,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泉丰盈晋水。
晋泉泉眼复流 晋祠大米重回“童年味道” 晋源区地处晋祠泉域保护的核心区,而被晋泉浇灌的晋祠大米被誉为“皇家贡米”,已有三千多年的培育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994年难老泉泉水彻底断流后,当地稻农不得不用地下井水和汾河中游来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来灌溉。受此影响,晋祠大米千年“皇家贡米”基本绝迹。
拒绝超采,修复生态。2008年以来,太原市采取了关停煤矿、搬迁高耗水企业、延伸市政自来水管网、水源置换、关井压采等多种措施,通过探索“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制管理”办法,使得晋祠泉域地下水位实现喜人回升。
不久前,晋源区索村稻田里有泉眼复流消息被网民曝出后,晋源区相继有多个村的村民表示,他们在稻田里也发现了有泉眼复流现象。
“花塔村稻田公园里也出现多处泉眼,泉水可丰富呢。”
“‘冒泉’是我们王郭村祖祖辈辈赖以浇灌稻田的水源,复流后基本能满足上千亩稻田的浇灌。”
王郭村位于晋祠东南角,是晋祠大米的主要产地。初夏时节,记者乘车来到王郭村,只见蓄满水的稻田里,稻农们正忙碌着做插秧前的准备工作。
就在这稻田中间,一口两米深的池塘边,立着“冒泉”二字的石碑格外显眼。记者探着身子往里看,虽然看不到泉眼在哪里,但看到池塘里的泉水不断往外喷涌,沿着水渠漫延至整个稻田。
“近几年,‘冒泉’复流后,吃了晋祠大米,真有了‘童年味道’。”提及养育了祖祖辈辈王郭村人的“冒泉”,王郭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秋生娓娓道来。
无独有偶。记者驱车来到晋源区稻田公园,负责人郭仁静兴奋地指着一处正汩汩流水的泉眼说:“十几天前,我们就发现了地里有泉眼复流。”只见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地从泉眼中往外“咕嘟嘟”流出,用手一探,泉水沁凉怡人,在炎热的天气里,掬一捧洗脸濯足格外惬意。
“晋祠泉域水位持续回升,晋源区多处泉眼复流,是近年来太原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结果。”山西省水利厅相关专业人员考察后认为,这将大大提升晋祠大米品质,再现太原人记忆中的“童年味道”。
桃花沟山泉复流 “黑煤沟”变身“世外桃源” 桃花沟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西山腹地,每当春天来临,漫山遍野的山桃花,成为西山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让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流连忘返。
谁能想到,20多年前,这里是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大小煤矿遍布,平均采一吨煤就要消耗掉1.7吨的地下水,地下水源被切断直接导致桃花沟成为“干沟”、“黑煤沟”。
据游客反映,六公里桃花沟,3年前并没有水,去年的水也很小,但今年雨季还没有到,山泉水的水量明显大了许多。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远远望去,只见清澈的山泉水自堤坝倾泻而下,欢快地流入桃花沟,孩子们在山水间嬉戏,情侣在大自然中登高漫步,运动爱好者在绿树、山泉中尽情呼吸。
置身桃花沟,蓝天、青松、绿树、小溪、幽径、桃花,如入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爬过一段崎岖山路,记者跟随管理部门人员,来到了西山腹地的一处原始森林,以期探寻桃花沟清泉复流的源头。
在桃花沟上游,山泉水的源头,记者看到,在一段长5米的石体上,就有大小不等的泉眼20余处。不时还有市民拿着水桶前来打水,都夸这里的山泉水水质越来越好,水量也越来越大。
市民卫润梅说:“这水喝在嘴里面,甜在心里面,这是绿水青山的味道。”
“近年来,万柏林区实施的一套有力的生态恢复组合拳,让山里的地下水位逐年回升,现在山区里的石缝中到处都有水。”太原市万柏林区水务局副局长侯惠平说,涓涓细流汇入桃花沟,再经虎峪河流入汾河,为确保太原实现“九河复流”“一泓清水入黄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的桃花沟春天有桃花娇艳,满山花香;夏季有叠翠寒烟,溪水潺潺;秋天有层林尽染,红叶满山;冬天有雪雾凇间,冰挂蹁跹,已完全成为太原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