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2023年防汛防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贵州省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启动,扎实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各项工作。
2021年,贵州省印发《贵州省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系统推进城市内涝治理。近两年来,全省城市(县城)建成雨水管网1150公里,消除易涝点595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水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严格落实排水防涝工作责任制。明确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作为城市排水防涝安全责任人,各重要易涝点逐一明确整治责任单位、整治责任人和应急排水抢险责任人。
深入排查整治排水防涝隐患问题。印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全面做好2023年城市(县城)排水防涝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黔建城通〔2023〕23号),组织开展城市建成区既有易涝点整治,对下穿道路、下沉式隧道、人行地下通道、低洼路段进行重点排查,对排水管道、雨水口、检查井等进行清淤疏通,对排水泵站、排水泵车等设备设施进行检修维护,边排查、边整治,保障城市排水系统正常、有效。
全力做好排水防涝应急准备工作。督促各地排水管理部门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应急预案,开展排水防涝应急演练,进一步加强应急排水抢险专业队伍能力建设,提升装备水平;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工作协作、信息沟通,针对强降雨等气象预警,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及时开展应急处置,避免发生涝情,减轻涝情影响。
加快构建完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督促各地认真履行主体职责,以问题为导向,切实加强排水设施建设和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今年1至3月,全省城市(县城)已建设改造雨水管网150公里。
汛期居民出行注意事项:密切关注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强降雨期间尽量不出行;车辆应减速慢行,尽可能避开积水严重路段,遇到下穿道路、低洼路段等区域积水较深时,请勿强行通过;若车辆涉水熄火,人员应及时离开车辆,转移到地势较高处或安全区域等待救援;行人避雨时,应寻找安全避雨点,不要选择临时性建筑物和有明显标识的危险建筑物,遇积水路段尽量绕行,切不可盲目涉水而行。
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