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汛期的脚步也越来越近。观海路上,烟台市城管局排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雨污水管道进行清淤。除此之外,防汛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在进行中,确立119处重点防汛点位,检修保养10座雨水泵站设施设备,排查已经安装的1.6万余套防坠网,市排水服务中心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让设施设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汛期的到来。
1.6万余套防坠网 守护生命安全 管道通畅,排水才能通畅。眼下,蛰伏了一个冬季的雨污水管道迎来了体检养护的时节,随着一车一车的淤泥被清理出来,城市的地下“肠道”变得通畅起来。
据了解,管道清淤工作3月份已经启动,在5月底汛期之前,要完成主次干路1005.9公里雨水管线、2.4万座雨水检查井、3.7万座雨水箅子、816.01公里污水管线,3.1万余座污水检查井的清淤工作。
排水服务中心组织人员对市区责任范围内的雨污水管线、各类检查井进行系统养护,重点区域随时清挖疏通,对10座雨水泵站的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养,排查已安装的1.6万余套防坠网,对出现破损的防坠网及时维修更换,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排除隐患。
在市区各个立交桥、地下通道,都安装了雨量监测系统及积水警示与通行安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陆续进行检修,确保运行良好。“立交桥底出现积水时,积水警示与通行安全保障系统迅速启动,LED显示屏实时显示桥下积水深度,积水水位超过30cm时禁止车辆通行,有效保障市区道路畅通和市民安全出行。”工作人员介绍说。
排水机器人上岗 设备更加智能化 抢险泵车、排水机器人、防汛警示标志,在排水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了摆放整齐的防汛物资。
“我们对防汛物资储备的种类、数量、用途及运行状态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尽快按程序完成相关物资的增补工作。”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加强了对清淤车辆、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组织专业人员对机电设备等进行全面检修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增加制作了3000个防汛警示标志,采购了抢险泵车、排水机器人、真空自吸泵、柴油水泵机组、视频智能安全帽等防汛抢险设备,加强移动排涝能力建设,提升抢险物资装备的智能化、现代化程度。
此外,我市还重新修订完善《烟台市市级管辖排水设施区域防汛工作预案》,在人员配备、机械设备物资、区域划分、职责任务等方面进行重新理顺和调整。根据往年防汛工作经验,重新确立了119处重点防汛点位,增加值守人员力量,紧盯关键或薄弱环节。
防汛抢险队伍 已准备就绪 每年的汛期,防汛抢险队伍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群众需要的地方。今年这支队伍也已经准备就绪。
“结合以往城市防汛工作经验,我们模拟各类积水内涝险情发生状况,组织人员和专业设备开展应急抢险泵车、真空自吸泵等专项演练,最大限度增强演练实效,提升防汛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防汛抢险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工作人员说。
汛期,市排水服务中心还将不断完善汛情应急响应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现场值守。根据雨情预报,提前将关键部位800余座雨水井盖打开,放置好警示标志;一旦出现强降雨,所有防汛队员根据指令迅速出动,奔赴值守点位,及时清除堵塞物,快速排除积水;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路面情况,在积水路段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志,引导车辆和市民正确规划路线。
来源:烟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