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助力厦门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确定了入河排污口“三级排查”机制,即驻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协调区相关部门全面排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根据各驻区生态环境局提供的基础数据全面核查、市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带队组织抽查。
目前,各区已经完成全面排查,全市9条溪流共有1386个入河排污口,相比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时新增301个。为高标准做好全面核查,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及时进行动员部署,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力量安排,力争利用4个月时间对汇入厦门全域范围内9条溪流的排污口全面核查一遍,为开展溯源、整治、监管、巩固整治成效提供支撑。
近期,厦门持续多日阴雨。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主要领导根据专项行动部署会精神,充分利用阴雨天虽不利于野外作业但利于发现排口排水状况的时机,立即组织业务骨干携带无人机到达翔安区九溪流域,采取“无人机航拍+徒步现场核实”的方式开展入河排污口核查。
核查过程中,业务骨干充分发挥无人机视角广泛的特点,高空飞行扫描,拓宽视野范围,快速获取河道大面积环境信息;低空侦搜比对,放大抓拍细节,精准取证重点区域,为确保作业安全、优化徒步路线提供有力支撑,同步解决了人力难以企及部分点位的问题,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

连日来,核查人员走河滩钻草丛,身影遍布九溪流域,徒步覆盖河道两岸岸线累计44km,共核实入河排口267个(其中新增94个),发现问题12处。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给相关单位,对能立即整改的,相关单位坚持立改立行;对不能立即整改的,相关单位及时开展溯源,制定整改措施。
厦门市辖区内的9条溪流(含支流)两侧岸线长度约930公里。接下来,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深入推进“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及时总结九溪流域入河排污口核查经验,在技术装备上还将投入无人船,采取“空中侦、陆地核、水中验”的方法逐条溪流开展核查,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通报、第一时间推动落实整改,确保整治成效得到持续巩固,努力为全市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提供保障,力争通过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以供学习借鉴。
新闻链接:
《厦门市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方案》明确:
入河排污口方面,2023年底前,厦门市入河排污口将完成重点流域(厦门东西溪)排污口排查,完成80%溯源和35%整治任务。2024年底前,基本完成各类排污口溯源,完成70%整治任务。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入海排污口方面,自2023年起,厦门市定期开展入海排污口检查监测,不定期开展现场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持续巩固整治成效。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