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生态环境局获悉,2022年,红河州把水污染防治作为全州污染防治攻坚的头等大事,着力攻坚克难,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深入打好劣Ⅴ类水质断面“清零”集中攻坚行动“第一场硬战”,并取得明显成效。辖区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两个国控断面水质提升冲刺达到优良,3个劣Ⅴ类水质断面实现脱劣。
红河州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坚持将水质提升作为全州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重点流域区域就水环境治理开展专题研究、现场督导,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和作出批示指示,2022年州委、州政府专题研究涉水环境保护等工作共16次。组织签订《红河州劣Ⅴ类水质断面“清零”集中攻坚目标责任书》《2022年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国控省控劣Ⅴ类水质断面“清零”和提升全州优良水体比例任务。制定《2022年度“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考评细则》,增加了水质类别提升加分、水质类别下降扣分等措施,激励各县(市)全力提升考核断面水质。
红河州严格落实月度水质分析预警制度机制,对设有自动监测站的劣Ⅴ类国控、省控断面实行水质日调度,从2022年6月起对南盘江及一级、二级、三级支流和主要湖库、“三海五河若干溪”109个断面实行定期加密监测。每月开展一次水质分析研判,对水质变差断面辖区县市下发提醒函、预警函,对相关县市领导开展约谈。针对国控江边桥、石桥断面水质波动,组织流域加密监测,研判分析流域水质变化规律,锁定重点监管区域。同时,根据监测分析和排查溯源情况,认真分析问题原因和症结,研究提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改善任务措施和项目,按照“一个断面一个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印发劣Ⅴ类断面脱劣攻坚行动方案,有力推动国控省控断面水质提升。
着眼提升源头治理实效,红河州着力强化关键重点整治,加强截污治污、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有序推进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快重点河湖水环境治理。红河州1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有11座完成提标改造工程。乡镇共建成污水处理设施79座;全州共建成污水管道1510.3公里;南盘江流域17个乡镇镇区生活污水设施覆盖率达82.35%,1213个村庄农村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达86.15%。全州1190个行政村已完成461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为38.74%;异龙湖、大屯海、长桥海、三角海等湖(库)流域范围内262个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为71.2%。
为进一步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红河州突出重点流域、紧盯重点片区,不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2022年,红河州组织开展“红河绿剑”水生态环境专项执法行动,对南盘江流域石屏、建水、个旧、开远、弥勒等县市1148家各类对象开展检查,发现问题1793个,立案查处企业87家,形成28个专报,并分别向相关县市人民政府进行反馈,督促整改落实。全年查处水环境违法行政处罚案件26件,罚款金额共计716.4万元。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