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银川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示范市之一,根据《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银川市将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排水设施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022年,银川市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要求,建立海绵示范城市建设项目库。实施了市政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居住社区、河湖水系治理等不同工程类型在内的海绵城市项目共计64个。目前银川市建成区范围全面达到1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内涝积水区段消除比例达到50%,城区排水防涝能力显着提升。
“去年我们对城市主要积水点进行了改造,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消除积水点实现了城市局部降水的综合利用。”银川市住建局海绵城市办负责人说,海绵城市的建设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城市的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海绵城市对公共区域的改造解决道路积水,同时将雨水收集利用减少绿化用水、河湖补水,将更多的可利用水源用来满足工业生产,为我市“三新产业”“两都五基地”的快速打造提供坚实的基础。
近日,我市公布了24个民生工程,除了传统市政项目,宁夏青少年活动中心(银川市青少年宫)海绵公园项目非常惹人关注。记者了解到,随着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的推进,全国多地开展了海绵公园的建设,除了满足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基本理念外,海绵公园更加注重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目的的景观打造。海绵城市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计划在阅海万家E区西侧小微公园率先应用海绵公园建设理念,该公园位于银川市金凤区北部,北邻大连中路,南靠阅福路,西临民悦街规划道路,东接阅海万家E区,项目中间包含自然水体面积约11911㎡。通过多项海绵措施达到小雨不外排,大雨不积水,客水能汇入,雨水可回用的公园绿地类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本项目采用仿石透水砖+竹木铺装+卵石铺地以及绿化种植的下垫面,有效提高了降雨天气下的雨水渗入地下量,减少了地面径流产量。
2023年银川市本级政府资金第一批投入计划中纳入海绵示范城市项目库的项目共37个,其中续建项目15个,新建项目22个。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绵城市的建设实际上是一次系统性对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通过对水资源的“精打细算”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最终将海绵城市理念向小区延伸,最大程度让“海绵”吸收每一滴可用水。
来源: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