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从“龙须沟”到“清水河”,汾河成为美丽幸福河
从“龙须沟”到“清水河”,汾河成为美丽幸福河
发布日期:2023/2/2 11:21:44
    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自北向南,浩浩荡荡,流经太原市188公里。

    2017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调研山西时,对汾河水生态治理保护、“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为汾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关于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规划部署,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携手共建美丽幸福汾河为目标,以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全面打响了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统治理汾河攻坚战,昔日又黑又臭的“龙须沟”,如今变成碧波荡漾的“清水河”。

    1月29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2年1—12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其中,太原市包括汾河和杨兴河在内共计6个国考断面因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大、效果好,在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第24位,创历史最好成绩。汾河已成为太原人民的美丽幸福河。

    坚持“五策丰水”,让水量丰起来

    长期以来,太原市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每年的水资源缺口达3.3亿立方米。“有河则干,有水皆污”曾是汾河太原段及其边山支流的真实写照。

    城市因水而灵动。2019年以来,太原市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调水、治水、改水、节水、保水“五策丰水”,努力实现汾河水量丰起来。

    一是加强生态补水调度。通过引黄工程科学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2022年共向汾河景区生态补水3.07亿立方米,不仅能给汾河河道“解渴”,提升地下水位,还有力提高了水体修复自净能力。

    二是完善中水回用体系。将城市初期雨水、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城市内部重要的用水来源,逐步构建再生水城市内循环体系。



东于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的中水已成为清徐精细化工园区回收利用的“摇篮”。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制定出台《太原市农业灌溉退水及节水灌溉管理办法(试行)》,严控冬春浇期间取用水和农田“大水漫灌”行为,确保非汛期农灌退水不入河。

    四是加大工业生活节水力度。通过阶梯水价引导、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企业和全民节水。先后创建节水型单位120余个、节水型企业3个,推广节水器具500余套。

    五是加强流域用水管控。有计划实施关井压产、退矿保水,2017年以来共关闭自备井389眼,减少地下水过度开采。另外,全面排查沿汾河取水口,坚决取缔非法取水口。

    “五策丰水”实施后的汾河有何变化?





图为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延峰一行在杨兴河河底村断面调研督导。

    对此,2022年10月初,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创新工作方式,邀请当地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技术支撑单位专家,举行面对面帮扶治理对接会,因地制宜,科学提出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加快阳曲县青龙污水处理厂一期扩建项目建设、实施杨兴河人工湿地扩建工程等12项整治措施。经过近3个月的爬坡过坎,不懈努力,该断面水质改善幅度达11.63%。

    “去年汾河太原段6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这是太原市有水质监测记录以来,国考断面首次全部达到Ⅲ类以上优良水体。”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闫文斌说,代表太原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主要断面之一的汾河韩武村断面,2022年水质与2020年相比,主要污染物浓度氨氮从1.17毫克/升下降为0.608毫克/升,降幅48.08%;总磷从0.194毫克/升下降为0.177毫克/升,降幅8.85%,地表水环境质量实现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坚持“五策并举”,让风光美起来

    新春伊始,太原天寒地冻,但仍抵挡不住人们前往太原汾河景区打卡留念的热情。

    一座城有水而活,因水而美。57岁的太原市民赵红梅在汾河岸边长大。她告诉记者,治理前,汾河河道内杂草丛生,沙坑颇多,污水横流,臭味扑鼻。

    近年来,太原市高标准推进山青、水秀、河畅、岸绿、景怡汾河生态廊道建设,经过四期综合治理,太原汾河景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实现华美蜕变。



    站在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朝北远望,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水鸟蹁跹,大河美景尽收眼底。

    实施“五水同治”,让水质好起来

    为了彻底改善汾河水质,近年来太原市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统筹推进饮用水、流域水、地下水、黑臭水、污废水“五水同治”,科学谋划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因地制宜、科学推进“九河”和村镇生活污水治理,努力让汾河水质好起来。

    太原三面环山,汾水中穿。连接城市中心区汾河景区与东西山的边山支流共有9条。以汾河为界,汾河以西有5条,分别为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汾河以东有4条,分别为北涧河、北沙河、北排洪沟、南沙河。

    “2016年以前,太原9条边山支流,长年累月淌黑水、冒臭味,看着烦心,闻着恶心,说起来闹心。”家住太原南沙河附近78岁的张晓斌深有感触地说,9条边山支流已严重影响到太原城市整体形象。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2017年5月起,借助南沙河快速化改造和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样板工程经验,太原市开展了“九河”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投资294亿元,整治黑臭河渠长126.9公里,整治黑臭水体21处,2019年太原市建成区彻底告别黑臭水体。

    同时,补齐硬件短板,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建设和扩容改造力度。近年来,太原市先后建成投运晋阳、汾东等6个生活污水厂建设项目;完成城南、世纪阳光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建成区现运行生活污水处理厂7座,处理能力127万吨/日,市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雨污分流和混接点改造,是一个剖开光鲜的城市表面、改造地下管网的城市“良心工程”。据了解,太原市累计完成雨污分流改造229.4公里,为这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添了生动注脚。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太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太原市以解决好小店区、晋源区和清徐县沿汾河及主要支流两侧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为重点,截至2022年年底,高标准完成269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

    杨兴河是汾河太原段的一条支流。杨兴河河底村断面是太原市6个国考断面之一。2022年1—8月,该断面水质不能稳定达标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太原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急难愁盼问题。



图为汾河太原城区通大桥段美如画。

    如今,站在汾河河畔,抬头远眺,山如黛染;低头俯瞰,近水含烟。一条总长43公里,面积约2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11.5平方公里,绿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的大型生态文化景观长廊,勾勒出中流扬素波、江雁纷纷起的美丽画卷。

    “以前外地朋友来了,只能领他们到迎泽公园、晋祠转转,现在还可以去汾河景区逛逛。如今的汾河景区美如画,汾河晚渡、西山叠翠……随手一拍都能火爆朋友圈。”站在家里的阳台上,望着不远处的汾河美景,赵红梅笑称自己前两年刚住上了“河景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良禽择水而居。“鸟儿是最挑剔的生灵,也是最严格的水质检验员。”太原市汾河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郭凡告诉记者,这几年汾河太原景区鸟类数量明显增多,引来“生态试纸”中华秋沙鸭落脚,翩翩起舞的白鹭成为冬日汾河边一道暖心的风景。

    “河面苍鹭连成排,鸭鹊闲适沐暖阳。远处夏蝉不解意,惊得鱼儿水中藏。”在郭凡的个人微信上,如此生动的“汾河掠影”还有许多。

    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一项项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落地见效,一次次污染攻坚步履铿锵,一个个部门共同守护汾河水质,“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汾河水正一路欢歌,纵情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中国环境APP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荆门城南防洪调蓄池及配套雨水管网项目投入
西宁市持续推进地下管网更新改造项目
广西:“一张图”筑牢城市排水防涝安全防线
安徽:这些领域将全面使用再生水
广东水经济项目再获亿元级投资,生态绿水“
8.8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精准支持湖北1
重庆农村黑臭水体已经实现全面全域动态清零
10个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拟获中央财政
河北再添15个省级美丽河湖,总数已达26
重庆沙坪坝智慧防涝系统发力 南开下穿道“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