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河东新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落实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制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围绕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等方面,有效形成了河长负责、部门共治、社会参与的河湖长制工作机制,精准落实河长制,逐步实现从“有名”向“有实”的转变,持续做好“水文章”。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工作。以“中国水周,世界水日”活动周为契机,扎实开展河长制“七进”宣传活动5次,发放并张贴主题宣传海报、节约用水警示标语,LED显示屏滚动播放节水爱水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调查问卷、宣传手册,提供咨询服务、上门宣讲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市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惜水、爱水、护水”氛围;持续开展每月河流水质检测,总体水质良好。
严格落实巡河问河制度,2022年对河东新区河长制工作人员和单位进行调整、公示,及时对河长制公示牌进行增设、更换。创立“行政河长+警长+民间河长”“人查+技查”方式开展巡河问河工作,截至12月26日,全区各级河长共开展巡河问河3962次,发现处置问题221个。创建季度考核制度,建立河长制季度考核督查体系,坚持每季度开展1次专项督查,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倒逼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地落实。为加强河东新区村级河湖管护体系建设,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推动建设“成渝之星,西部水都”,在新区选取了1个行政村、4个社区开展村级河湖管护“解放模式”试点推广,出台了《遂宁市河东新区总河长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河东新区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志愿活动积分管理办法〉的通知》。
从严推进长江流域十年禁捕退捕工作,实施人防与技防同步、教育与惩罚同步、宣传与培训同步的“三个同步”工作法。加大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平台等多种载体宣传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发放宣传单,举报卡(宣传扇)等宣传物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举报。截至目前,共出动宣传车辆244次、执法人员155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2900余张、宣传扇(监督举报卡)700余把,营造了知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了广大群众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自觉性和守法意识,维护了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落实工作措施,确保禁渔成效。今年以来,召开“十年禁捕”专题会3次,巡查1500余次,联合公安分局、各街道办事处(管理办公室)开展了禁渔执法行动4次,劝离游钓群众1700余起,收缴鱼竿130余根、收缴销毁渔网60余副,放生渔获物约90余斤,对违规垂钓行为进行行政处罚6次,有效遏制各类非法捕捞行为。
扎实开展管网排查,对联盟河出水口沿线40公里持续排查,加强排水口管理查找问题,发现一处,整改一处。2022年9月底累计排查出病害管网5处,均已完成整改。纵深推进涉砂三无船舶专项治理,督促企业集中规范处理涉砂船舶,共切割处理5艘,搬离上岸2艘,确保实现涉砂三无船舶清零目标。二期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并投产运行,开展漂浮物打捞,按照政府采购社会服务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专业的联盟河漂浮物打捞队伍,配足作业船只和工具,打捞漂浮物百余吨,并将漂浮物全部运送至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保持水面整体情况良好。对建成的沿线景观带、截污设施、超磁处理设备安排专业运维队伍进行定期巡查管理,保障水系治理长治久安。按照“有口皆查、有口尽查”原则开展入河排污(水)口全面排查,全面掌握各类入河排污(水)口数量及分布、污水排放特征及方式、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等信息,建立入河排污(水)口名录。
强化水土保持监管治理,对6个项目完成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备案,督促业主单位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施工建设;对水寨门违规取土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采取边坡清危、坡顶坡脚设置截排沟、拦石墙等复合形式完成工程治理,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
严格执法监督,坚持铁腕治污,绝不搞选择性执法、以罚代法,坚持主动出击、严格执法,始终以“零容忍,出重拳”的鲜明姿态,严厉打击非法排污、采砂、捕捞、侵占水域岸线等违法行为,切实形成“违法必究、犯法必惩”的强大震慑。
来源:遂宁河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