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道保洁员在打捞被漂浮物拦截设施拦下的河面垃圾。
河道治理工作,三分在治,七分在管。9月15日,记者从市河道湖泊管理处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以市管河道为重点,增加管护考评内容,试点安装管护设备,常态长效美化河道环境。
在老大运河中吴大桥段,两座长达20多米的漂浮物拦截设施横贯水面,如同一张过滤网,拦截上游漂浮来的垃圾,等待河道保洁员清理。“一天最起码能收集到五六船垃圾,有七八百斤。有了这个拦截设施,河面上的垃圾基本不会往下游去了。”市河道湖泊管理处河道保洁队队长蒋建国介绍。
老大运河、北塘河、南运河、澡港河是我市4条市管河道,水系贯通众多河道,河面整洁关乎主城区水环境。为此,今年3月,市河道湖泊管理处制定“市管河道长效管理应急处置方案”,针对河道垃圾采取上游拦、支浜挡、死角阻等措施。目前,4条市管河道共设置水面漂浮物拦截设施近30处,垃圾拦截率达80%。记者了解到,目前只在老大运河中吴大桥、桂花桥、老大运河—北塘河河口等几处关键节点设置了拦截设施,下一步将把这类设施逐步推广。
河岸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是河湖长效管护的重点之一。今年,我市将驳岸破损、烟头菜渣、挡墙广告等列入市管河道考评检查内容。最近,北塘河的河道管护队伍正加紧修复沿岸的破损围栏与救生设备,准备迎接9月底的市级检查。
据悉,今年上半年,我市持续开展河道清网、水草专项清理、杂树专项清理、设施专项维护等河道治理行动,共清理渔网鱼簖300多副、水草200多吨,维护救生设施50多处、河道铁质栏杆2000多米,有效提升河道综合环境。
来源: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