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应该是群众运动,全民治水,涉及千家万户”
2022年城市水环境大会(暨2022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流域水环境整治技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城市排水防涝与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研讨会)日前在广州市召开。大会以“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流域水环境整治”、“城市排水防涝与雨洪控制利用”为核心主题,从政策、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总结、交流和研讨,旨在推动我国城市水环境治理建设工作,切实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明表示,污水是由人的无序活动产生的,因此,需要将黑臭水体治理作为社会治理问题,坚持部门共治、全民共治。要把环保治水的理念传到千家万户。治水应该是群众运动,全民治水,只有把理念传到千家万户,人和社会都共同进步了,水环境治理才能治好。供水到万家也是排水到万家,只有每家都规范了,污水治理才能处理好。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针对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建设提出建议:
推进污水管网的建设,保证有上水管网的地方同时建有下水管网。目前全国平均污水管网缺失率约为50%,主要欠缺收集管和入户收集管。
加快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目前,全国污水管网中外水入渗率平均约为34%。约有10%左右的城市外水入渗率高达50%以上,管道当中有一半跑的都是外水,只有去修复破损,才能确保在2025年实现进水BOD浓度达到100毫克/升。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张辰在讲话中提出:城市规划要预留弹性复合空间,优化三维竖向,不能把城市发展放在低洼地区,要竖向好好的规划,同时也要建立城市的防涝系统规划,包括调蓄空间、泵站能力、明沟+道路的行泄通道、雨水管渠等。
此外,要系统推进海绵城市。海绵不仅仅是低影响开发、源头减排,更包括有雨水管渠设施和源头减排的措施。
同时,需进行包括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应急技术装备保障、应急救援力量保障在内的超标应急体系建设,保证城市在极端降雨的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