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下雨,路面没积水,修的时候也没给生活造成啥影响,真是又好又快!”8月19日,家住开封市区龙亭北路的宋海滨对家门口的道路建设赞不绝口。
据了解,龙亭北路是今年开封市谋划的排水防涝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一个工程面。仅用时65天就全部完工,比计划提前了近3个月。表面上看是翻新了道路,但其主要作业是在地下新增设了一道污水管道,以及在绿地内新建了积水池及配套进水渠道,从源头上解决了汛期积水问题。
项目建设加速度,不只龙亭北路,其余涉及的铁北街全段通车用了105天,五福路通车用了110天。条条提前完工,次次捷报频传,项目建设进度连续在开封市直单位中综合排名第一,实现了“开门红”“连续红”,彰显了在市委、市政府兼顾群众所需和项目所难,督导调研、现场办公的为民情怀,折射着市城管局广大干群挂图作战,建设单位昼夜不休,始终以开局就是起步、起跑就是冲刺的决心,凝聚着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项目建设的“一盘棋”意识。
防患于未然,立足于行动
作为今年防汛重中之重,开封市排水防涝项目由市城管局在年前,对照汛期短板弱项,科学谋划,市市政管理处具体建设,共计实施了北部、南部、东部三个片区排水改造,两个泵站建设以及中心城区管网缺陷改造修复工程,泵站双回路改造,道路地下空洞检测和桥梁病害检测,创文人行道改造等共计13个项目,实实在在打牢防汛地基。
项目为王,实干出彩
牢牢坚持“项目为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该局不断跑出晋位争先“加速度”,坚决扛起城市防汛的“硬核担当”。项目个个叫得响、建设跑得快。
“为市政速度点赞!”“质量和速度齐头并进,给个大赞!”“便民利民的大好事!”项目建设的好不好,从群众的留言和评论中,就可得出结论。
撸起袖子加油干,敢教日月换新天。
同步开工,把对群众的影响降至最低
建设中,市城管局对龙亭北路、公园路、五福路、中山路、铁北街采取同频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对出行影响。5条道路,总长近7000米,工期紧、任务重、交叉作业多。为打造精品市政工程,该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工艺流程、质量体系标准,严把开工关、材料关、安全关,强化监督落实,真抓实干、倒排工期、紧扣节点,确保了项目全部提前完工。
作风硬,无惧“烤”验奋力冲刺
项目施工期间持续高温,气温多次突破40℃。建设者将汗水挥洒在工地上,将初心镌刻在岗位上。市市政管理处严格落实防暑降温相关措施,做好预防和应急处置,调整作业时间错时作业,“抓两头、歇中间”,采取轮换作业的方式,降低劳动强度,并为施工人员发放人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降温物品,绿豆汤、凉茶每天供应到人,宿舍、食堂安装空调,加强通风降温,保障工人安全。
战风雨,做好应急力争出彩
施工期间适逢雨季,该市遭遇多次强降雨。各项目提前制定雨季施工方案和汛期施工应急预案,提前备好抽排水设备,组建抢险应急队伍,做好应急准备。项目部设置专职值班人员,24小时关注天气状况和气象预警信息,出现强降雨后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同时,加大巡查力度,对临时用电、深基坑进行全面排查,做好安全防护,排除一切隐患。密切关注防汛点及施工现场周边可能存在的空洞、塌方等隐患,提前采取回填等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防疫情,闭环实干上下一心
疫情突如其来,各项目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统筹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常态化管理、督导检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严格执行“场所码”制度,施工现场实施封闭式管理,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核酸检测,落实健康监测“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做好物资储备和环境消杀,建立日常消毒台账,每天至少2次对宿舍、食堂、厕所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消毒和通风处理。
严质量,全力建设精品工程
全体项目管理人员全程跟踪管理,严格细节把关,实行夜间轮班值班制度,每天由值班经理带头,项目安全员、技术员配合夜间施工生产管理,全程监督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每一个细节,全力以赴赶工期、保节点。面对各种施工难题,项目管理人员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以安全、进度、质量为抓手,优化施工工序、科学调度力量、提高施工效率、做好衔接协调,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施工难题,明确节点、倒排工期,抓安全、保质量、抢进度,确保早日还路于民。
在大干特干的氛围中,项目建设至今已圆满收官。其中,地下管网非开挖修复、市政泵站双回路改造、道路地下空洞建设和桥梁病害检测、创文人行道修复工程早在6月前全部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地下新增了管网,地上道路也全部采取海绵城市理念建设,让路面可以吸水,极大减少路面径流。
“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民生改善,都是由一个一个具体项目构成的。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全力抓、持续抓,谋深做实,才能赢得民心,做到群众心坎上。”开封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孔羽表示。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