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浦东新区加强滴水湖水域保护和滨水公共空间建设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正式施行。据悉,这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负责牵头起草的第一部浦东新区管理措施,也是浦东新区出台的首部专门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管理措施,充分体现了临港新片区与浦东新区的有效协同、高效联动。
滴水湖是临港新片区最宝贵的生态景观资源,其主湖区水域面积4.46平方公里,是上海最大的人工湖。
《若干规定》共15条,将历年来滴水湖水环境治理的宝贵经验上升为制度,并借鉴《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的立法思路,将适用范围拓展到滴水湖滨水公共空间,包括滴水湖主湖区和几条射河水域,以及以上水域周围对社会公众开放、具有休闲游憩、科教文创、运动健身、商贸服务等公共活动功能的空间。这一创新,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制度空白,而且充分体现了水陆统筹、绿色低碳、智慧生态、功能复合的发展理念,有利于滴水湖水域和滨水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滴水湖IP的打造。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洪林介绍,原《上海市临港地区滴水湖水域保护和管理暂行办法》作为一部规范性文件,已于2016年到期,《若干规定》的出台,不仅填补了相关立法空白,将历年来滴水湖水环境治理的宝贵经验上升为制度,也有利于滴水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宇青表示,《若干规定》是浦东人大首次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进行的立法尝试,充分体现了以法治护环境、优治理、助发展的政策导向,为高标准保护滴水湖水域和高水平建设管理滨水公共空间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来源:浦东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