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对2021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的函》,通报水、气环境治理两个方面共23个城市的典型经验做法。其中,铜川市、榆林市在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以上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排名中分别位列第一位、第二位,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
铜川市石川河岔口断面水质由Ⅴ类提升至Ⅲ类,榆林市窟野河大柳塔断面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Ⅱ类,成效明显。
铜川市大力开展补短板行动,投资12.65亿元实施“漆水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实施全方位环境监管,实施区县、乡镇、村三级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建立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联动巡河机制;建立预警与响应机制,建立“固定+流动”“人工+自动”水质监测模式,实现精准调度处置。有效保障生态基流,制定《铜川市石川河生态基流保障工作方案》,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
榆林市构建“一张网”责任体系,与甘肃省庆阳市签订跨界水污染防治协议,建立国考断面责任网,水质变化情况按月记入正负面清单;实施“一系列”整治工程,累计投入40多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站)120座,完成20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一揽子”攻关研究,对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进行整体研究,无定河获批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建立“一整套”闭环机制,建立“分析、预警、督办、落实”闭环管理机制,及时分析异常数据,下达预警信息,迅速开展实地督办指导。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