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河北省邢台经济开发区狗头泉,一池碧水晶莹剔透,泉水复涌水面积已达近300亩,主泉眼水深已达40米。不仅仅是狗头泉,自去年以来,邢台市百泉、黑龙潭、小儿泉、石羊泉等泉眼纷纷实现复涌。此次泉水复涌,是邢台市40年来规模最大、水量最充足的一次。
近年来,邢台市科学统筹引江水、引黄水及水库水,向全市主要河道以及具备蓄水能力的干支渠、坑塘实施生态补水,2021年累计完成生态补水近5.37亿立方米,全市21条主要河道均已通水,形成有水河道920公里、水面面积77平方公里,实现了“河河有水”,地下水位持续回升,百泉、狗头泉等泉眼实现复涌。
今年,邢台市又谋划实施了15项“河河有水”补水蓄水工程,一体化推进河道“防洪治理、生态修复、水系连通、补水蓄水、河渠绿化”综合治理,打造全域河湖库渠“五纵六横”水网联通新格局,全年补水量将达到3.2亿立方米。
“百泉”复涌是只是邢台市加快水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邢台市坚持系统治理、区域治理、流域治理,全力推进河流水质提升。加强指挥调度,邢台市建成水生态环境指挥调度平台,生态环境、水务、城管等7个部门联合办公,实时掌握水质变化,及时预警调度,确保断面稳定达标;实施治理项目,将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河流缓冲带等14个水污染治理项目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积极推进;强化源头管控,全市78个入河排污口全部达到排放要求;坚持“一断面一策”,定期组织专家技术团队对重点河流、重点企业进行解剖式督导帮扶,全面提升水污染治理水平。
“以前牛尾河的水臭味熏天,一年到头不敢开窗户。”家住牛尾河河畔的耿建东说,“现在牛尾河治理得好,脏臭垃圾不见了,河水干净了,每天在河边散步,心情美极了。”
在生态环境部公布今年1—6月份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中,邢台地表水污染指数同比下降20.6%,改善幅度在全国正排第10位,邢台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