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是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提高城市安全韧性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间”,秦淮区结合老城更新和新城建设,共实施了89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至2021年底,全区建成区四分之一以上的面积已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今年,秦淮区正在推进的海绵项目有31个,其中海绵化改造老旧小区项目6个,海绵化改造与建设道路项目4条,海绵化改造与建设公园3个,整治和治理河道湖泊项目1个,随新建住宅和公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7个,至“十四五”期末,全区40%以上的建成区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秦淮区正在向着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不断迈进
秦淮区老城区面积较大,文保地块多,海绵城市建设空间有限,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在规划编制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可借鉴,在市、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经过多轮分解平衡,专项规划于2020年12月底获得市规划资源局正式批复,从上位规划层面对全区各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进行指导和管控。
一方面,按照省、市相关要求,秦淮区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南部新城片区作为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排水片区,编制相关实施方案并拟以此为示范带动全区其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
另一方面,结合老城更新任务,重点突破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工作;以岗虹苑小区整治为例,综合运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收集设施等各项措施,加强对小区排水管网、道路、绿地系统的改造和对整体的径流组织优化,最终实现老旧小区雨水控制能力的提升和小区环境的整体改善。
“走在这种步道上软绵绵的,对膝盖好。”家住岗虹苑小区的张阿姨介绍,自己每天都要下楼到小广场的步道上走几圈。烈日炎炎,可经过透水铺装的人行步道没有了之前水泥步道的光线反射,加上有树木遮荫,并不觉得十分炎热。
秦淮区积极贯彻《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施工及验收要点(试行)》及相关指导文件,将海绵城市精细化施工、提高建设质量、纳入监管范围,积极探索加强和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技术要求,不断规范海绵城市建设专项验收的要求流程,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质量。
秦淮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16日,中牌楼保障房一期项目成为秦淮区首个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专项验收的工程项目,标志着秦淮区的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向建设科学化、推进系统化、管理标准化的目标更进一步。
区海绵办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观摩交流,多渠道宣传秦淮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果。针对年度建设项目,推选亮点工程,集虹苑、岗虹苑小区整治、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秦淮段建设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多次被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