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月亮湖还是垃圾漂浮、面源污染严重。谁能想到,现在依托月亮湖的美景,村里已经开了15家农家乐。”一到周末,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解放村的月亮湖畔,来自成都、眉山等地的游客尽情享受美丽的湖光山色。
而这得益于月亮湖和解放村的变化,更是当地实施基层河湖长制“解放模式”的成果。
目前,四川正部署在部分市州试点推广“解放模式”,初步确定在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遂宁市、巴中市、眉山市、甘孜州等7个市州开展。各市州将选取一定数量的村(社区)进行“解放模式”创建。
突破人员不足困局 雅安市开创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 过去,解放村共设立村级河湖长3名。随着游客增多,3个村级河湖长既要巡河又要打捞漂浮物,还要开展河湖长制宣传,已经显得人手不够。
而另一边,随着村民、游客河湖保护意识的增强,大家反映的一些河湖问题没有一套规范的处理、解决机制,不利于相关问题的及时解决。
如何突破这一困局?解放村开始实施改革,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体系的常态化运转,探索出“有人护、管得住、水清亮、产业旺”的“解放模式”。
以“河长引领、三队协同”为思路,探索构建“一室三队一超市”的村级河湖管护体系,系统总结出村民河湖管护“三不四要”等制度。对解放村来说,“河长工作室”是一个村级河湖问题的收集中心、处理中心和指挥中心。党员志愿巡护队、巾帼志愿宣传队、河湖保洁队三支队伍负责加强河湖河道巡护、宣传推广、保洁管理,解决开展基层河湖长制工作人手不足的问题。村里的乡风文明生态超市则通过激励表彰措施,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爱河护水行动。
生态改善,给解放村带来丰厚收益。目前,全村发展6000多亩茶园,平均亩产值突破8000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2万元。
2021年,“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解放村开展村级河湖管护体系建设”被确认为水利部第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之一。此后,部、省、市、区、镇、村六级联动,一场基层河湖管护的改革与探索在解放村悄然展开。
据了解,从今年4月开始,雅安在全市推广该模式,截至6月底已在616个村(社区)按照不同类别标准进行了推广。
试点推广不能照抄照搬、依葫芦画瓢 确保真正在本土扎根 解放村遇到的问题,四川很多村(社区)也同样面临。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基层河湖治理水平,今年发布的四川省总河长2号令公布了2022年四川省全面强化河湖长制工作要点,把总结推广雅安基层河湖长制“解放模式”等地方典型经验作为其中一项重点工作。
7月13日,四川省解放村河湖管护体系建设和推广2022年第三次工作推进会暨深化“解放模式”工作研讨会在雅安市举行。会议明确,四川正部署在部分市州试点推广“解放模式”,初步确定在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遂宁市、巴中市、眉山市、甘孜州等7个市州开展。各市州将选取一定数量的村(社区)进行“解放模式”创建。
开展此次试点推广,绝不能照抄照搬、依葫芦画瓢。据了解,“解放模式”推广类别将根据各村(社区)水域、企业、农村河湖治理基础条件等实际情况,分为创新类、复制类和鼓励类,分任务、分步骤开展推广工作。
同时,开展推广试点的各市州要对“解放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实际条件,理清创建思路,合理调整和创新建设内容,确保真正在本土扎根。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