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宝安观察|雨一直下,“海绵城市”里的“海绵”吸了多少水
宝安观察|雨一直下,“海绵城市”里的“海绵”吸了多少水
发布日期:2022/7/8 10:24:54
    深圳市气象台于7月1日6时将“暹芭”台风白色预警升级为台风蓝色预警,全市进入台风戒备状态。听到这个消息,家住宝安区西乡街道固戍海滨新村的潘静清立刻紧张起来,五月中旬的大雨让她记忆犹新。

    潘静清看到村里多了几台抽水机,工作人员围着机器调试,她悬着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些。“这次暴雨没有上次那么大,门口路上的水很快就排走了,但还是怕雨变大。”她说。

    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时常遭遇台风天气影响、强降雨天气频繁的深圳来说,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走出“年年治年年涝”的怪圈?近年来,宝安持续建设海绵城市,能否根治城市内涝顽疾?

    宝安内涝困境:

    地势低洼,排水管网标准过低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之一,同时又位于西部滨海低洼片区的宝安区,内涝治理问题曾长期困扰决策层。宝安有不少城中村地势较低,管网建设标准较为落后,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建设越来越密集,自然排涝也被破坏,雨季排水不畅问题常常困扰着周边居民。其中,西乡街道部分片区的内涝问题尤为严重。

    和国内很多快速建成的城市一样,城市开发逐渐从中心区向周边辐射,最初设计的排水体系显然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专家表示,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相关规划指导的缺失造成早期开发的区域地势较低,后期开发区域地势普遍高于旧城区。加上早期的排水管网设计标准相对较低,暴雨袭城时雨水由高处流向地势较低的城区,部分区域易出现水浸。

    专家认为,我国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现代大城市不断扩展发展空间,占用了湿地、压缩了河床,城市的综合径流系数增加,雨水失去了蓄积储存的空间。

    此外,据西乡街道办工作人员介绍,宝安区有许多低山和丘陵,一旦有超出山体周围截洪设施排水能力的雨量,雨水将会沿着山体倾泻到路面街道,出现积水。在西乡街道的铁仔山,暴雨时大量山水漫流进入广深公路,导致出现内涝。

    “我的需求很简单,遇上暴雨,路上不要有积水。如果还要更进一步,那就是身边绿化能够常青,一年四季都漂漂亮亮的。”宝安新安街道居民张小姐说。

    宝安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绵城市建设首先就是要建设城市生态走廊,恢复雨水循环的通路。推进城市水资源流、物质流和能源流的健康循环,建立大雨不涝,无雨不旱,水生态健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城乡水环境,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方略。

    相较新区建设,老旧小区历来是实现“海绵化”的难题。宝安亦不例外。对此,宝安采取了“+海绵”模式,即将城中村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改造、一街一园等各类改造项目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实施,确保“海绵”功能落地生根。

    “海绵”破解内涝:

    海绵连片,释放最大效益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放水、用水。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 弹性 "。像这样具有海绵功能的城市项目,宝安区共有220余个。据统计,宝安累计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64.3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比例为29.82%,提前实现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的目标。

    透水砖铺装的人行道,隔几十厘米就有一个“缺口的马路牙子”,下凹式绿地、生态停车场、雨水花园……如今的海绵城市,有了这些“秘密武器”后,小雨无需担心湿鞋,道路积水现象也有了很大改善。通过“海绵”对雨水进行吸收储存,既可缓解径流高峰,减轻管网防洪排涝压力,防治内涝,雨水还可回收再利用。

    走在宝安街头巷尾,处处都有“海绵”的身影。家住航城街道的居民发现,以前雨后容易积水的路段,近两年情况好了很多。但是最近几次出现强降雨,内涝在宝安部分地区还是会“如期而至”。关于城市内涝的顽疾,有人疑问,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已提出多年,为何城市内涝的问题至今无法根治。

    记者采访专家了解到,建成海绵城市,只能较大程度上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并不能说建成了海绵城市,城市内涝就一定不会出现,短时降雨量与“海绵”的饱和度都是变量因素。

    在宝安建成海绵城市的区域内,约九成雨水就地滞蓄渗透。宝安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持续强降雨,相关设施就会超出其承载力。“这场降雨强度比较大,已经达到暴雨级别,整体海绵设施发挥的效果也很好,没有出现积水。如果在这种降雨的级别下,再连续下几场大雨,海绵设施就处于一个饱和状态了。”

    专家指出,海绵连片生态效益才能放大。宝安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宝安中心区、石岩浪心片区、大空港新城、机场南侧西湾公园片区四个重点区域为海绵城市建设先行窗口,宝安将充分借鉴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率先形成具有连片性和典型性的海绵城市示范区域,为海绵城市建设积累经验。

    “海绵”改善环境:

    治水与治城相结合,探索城市生态体系新路径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蝶变后的茅洲河(宝安片区)已撕掉昔日黑臭标签,引来众多鸟类栖息,成为市民游玩休闲的打卡地。据悉,燕罗湿地的建设以改善茅洲河中上游干流截污箱末端水质为主要目标,同时融合河道水生态修复、滨水景观构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打造成为茅洲河畔水质净化型湿地。

    一大批高品质的城市公园、湖泊、湿地相继建成。“公园、广场、小区处处都是绿色,下雨地面很快就干了,雨停就出门,一点不耽误事。越来越好的环境,让我们有更多幸福感。”市民小秦的感受,与宝安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经过5年持续努力,宝安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建成区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目前,宝安区已建成含茅洲河碧道、燕罗湿地、梧桐岛产业园等40余项优秀典型项目,“以湿地碧道公园大海绵为主,点状小海绵为辅”的宝安特色海绵建设思路,加以对项目建设的高质量严格要求,使得宝安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在全市一直以来名列前茅,切实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品质。

    宝安区以契合自然本底特征为前提,综合考量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搭建层次分明、协同作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宏观上,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基底,通过城市蓝线、绿线、生态控制线划定和管控,构建海绵城市建设生态屏障;中观上,通过城市绿地、水系和市政排水系统搭建海绵城市建设骨架;微观上,顺应高度城市化特征,因地制宜应用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三者的联系与协同,同步实现径流污染控制、排水防涝等海绵城市的综合控制目标,进而探索了新型城镇化道路。

    “这些优秀的海绵城市项目充分突显出宝安海绵城市建设的高品质与区域特性,切实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品质,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宝安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特别是以茅洲河碧道试点段建设项目为代表的优秀水务类项目,结合了宝安区河网密布的本底条件,打造出具有宝安特色的大海绵体系,为可持续的城市生态体系探索出新模式、新路径。

    来源: 南方都市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荆门城南防洪调蓄池及配套雨水管网项目投入
西宁市持续推进地下管网更新改造项目
广西:“一张图”筑牢城市排水防涝安全防线
安徽:这些领域将全面使用再生水
广东水经济项目再获亿元级投资,生态绿水“
8.8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精准支持湖北1
重庆农村黑臭水体已经实现全面全域动态清零
10个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拟获中央财政
河北再添15个省级美丽河湖,总数已达26
重庆沙坪坝智慧防涝系统发力 南开下穿道“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