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滕州7月5日消息(实习记者朱祝何)南水北调东线治污暨截污导流工程建设现场会7月4-5日在山东省滕州市召开,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将是“十二五”期间淮河、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重点。
张基尧指出,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治污环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东线治污规划项目完成九成以上。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苏、鲁两省治污实施方案中426项工程已全部开工,截止目前,已经完成399项,完成率94%。二是已建工程投入运行,如期发挥设计效益。苏、鲁两省通过采取BOT或TOT方式融集社会资金、全面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进程、强化设施运行监管等综合措施,有效保证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目前2/3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在80%以上。已经完成的工业点源治理项目废污水达标排放率在90%以上。三是沿线污染物总量削减明显,水质和生态持续改善。2010年一季度,黄河以南36个考核断面中,达标断面23个,达标率为66%。
同时,会议指出,按照建委会确定的目标,东线工程2013年通水,中线工程2014年通水,要完成建委会确定的治污环保目标任务,保证通水时水质稳定达标,仍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还存在部分监测断面水质不达标、部分已建治污环保工程未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水源保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凸显等问题。
会议要求,今年年底前要全面完成截污导流和流域综合整治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明年要全部建成并发挥效益,2011年底全部完成人工湿地建设。
张基尧表示,《东线治污规划》即将实施完成,这并不意味着东线治污任务的结束,保证东线水质长期稳定达标,要求我们把污染治理的重点由工程治理为主转变到生态建设与工程治理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上来。经与有关部门研究,从“十二五”开始,东线治污工作将作为淮河、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重点,既要考虑到治理的方面,又要考虑到保护的方面,同时要做好和东线通水目标的有效衔接。
张基尧指出,要进一步推进中线水源保护工作。抓紧实施和完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加大治污工作力度,实现水质全面达标。统筹中线水源保护政策措施,实现南水北调与沿线经济社会和谐共赢。
7月4日,与会代表参观了鲁南化肥厂污水处理厂、新源热电有限公司淤泥处置及中水回用工程、城郭河截污导流工程、界河入湖口湿地等9个项目,对山东省“治、用、保”并举的综合治污理念有了直观感受和认识。在7月5日的会议上,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江苏、陕西、河南、湖北等7个省市的代表就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作相互交流了经验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