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株洲城市港水区部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完全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株洲城市四港(建宁港、白石港、枫溪港、霞湾港)水质一直为劣Ⅴ类,直排湘江后严重影响水质。昨日株洲市“一江四港”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透露,“一江四港”综合整治工程总体规划概念方案已通过评审。该项工程将于年内启动,投资逾百亿元,5年内全面完成。整治后的河水水质将达到Ⅲ类标准排入湘江。
现状 “四港”污水直排湘江
建宁港是株洲城区四大水港之一,在历史上曾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水道,是贯穿株洲城区的“绿色廊道”,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建宁港的水浑浊发黑,且伴着扑鼻恶臭直接排入了湘江。
据了解,这些排入湘江的污水属劣V类,有机污染物浓度多项超标。目前建宁港污染物来源主要是建宁港底部多年淤积,导致港水发黑发臭;部分企业工业废水违法偷排现象屡禁不止等。此外,建宁港上游河段无堤防,汛期则一片汪洋,多处受淹。
除建宁港外,白石港、枫溪港、霞湾港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这些水港也存在港水区部分生活污水未完全处理、雨水污水分流不彻底、有些工业企业废水漏排和超标排放、水底淤泥堆积等问题。
改造 实现水清堤固路畅景美
为此,株洲市政府成立“一江四港”整治指挥部,投资逾百亿,将该项目建成集市民休闲娱乐和城市建设发展于一体的标志性工程。
据了解,“一江四港”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整治河道、治理污水、建设道路、恢复生态以及美化景观等5个部分,同时完成净化处理清水塘工业废水、云龙污水、白石港污水等项目。经过整治,“一江四港”旧貌换新颜,将实现水清、堤固、路畅和景美。
水清,即通过河道清污清淤、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生活污水截流处理,使河水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堤固,即堤防提高到50至100年一遇的标准;路畅,即拉通及改造沿港道路,与城市路网对接;景美,即打造城市亲水绿化廊道。
按规划,“一江四港”综合整治工程年内将全面启动,在2年内见明显成效,3年内基本完成,5年内全面完成。
未来 重现“建宁古镇”风貌
5年后的株洲“一江四港”将是什么模样?
“一江”即湘江,将建设湘江风光带,打造“东方莱茵河”。株洲湘江风光带全长10.2公里,分为河东段与河西段。目前河西段已于“五一”前夕全面向市民开放,河东段规划方案正在编制中。
建宁港的整治范围包括主渠和支渠,主渠为红旗路至北环大道、果园路至芦淞路段,长3.8公里;支渠为沿果园路、石宋大道至东环路段,长1.6公里。整治工程在强化港系道路景观的同时,将体现历史文化内涵,重现“建宁古镇”风貌。
枫溪港的整治范围全长6.1公里,整治后将营造城市生态大峡谷、生态湿地水生园。
白石港的整治范围北起上瑞高速公路,南至湘江河口,总长13.3公里,将形成多级串珠状湖面,以实现水资源利用、防洪和景观三大目标。
霞湾港的整治范围南起湘江口,北至建设北路,全长4240米。霞湾港将清理治污,恢复生态,成为城市景观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