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85年版的新《生活饮用水标准》将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到106项,增加了71项,新标准中PH值规定在6.5-8.5之间,比较接近人体血液PH值,对人体健康更有利。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地区出现了水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的现象,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改善饮用水质量,保证居民身心健康,2006年底卫生部会同水利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该标准替代了85年版《生活饮用水标准》,并规定全部指标最迟于2012年7月1日起实施。
记者走访了市质监局标准化信息中心的标准化工作人员,据介绍,新国标与85年版国标相比,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到106项,增加了71项, 修订了8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1项。
新国标中首次明确了生活饮用水的定义,即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这就意味着不仅饮水需要符合标准,生活用水也同样要符合标准要求。同时,该标准也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改善了过去农村地区水质标准普遍低下的状况。另外,新国标中的很多指标限量值与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具有了可比性,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水的硬度和PH值一直是普通百姓关心的重点。新标准中PH值规定在6.5-8.5之间,比较接近人体血液PH值,对人体健康更有利。在水的感官指标中,世界卫生组织对水的硬度规定要低于500毫克/升,而此次新标准中规定了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要低于450毫克/升, 这个限量值一般饮用者都可以接受,因为水的硬度过高会影响口感,对人体健康一般不会有影响。
新版《生活饮用水》标准将大幅度降低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风险,对于保障安全供水意义重大,有关该标准的详细信息,请咨询大连市标准化信息中心0411-827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