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经过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后成为了洁净水。 邵权达 摄
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项目完成181项 进度已过半去年以来,广州市水务系统围绕城乡水务统筹、供排水下乡、水利进城、扶助弱势群体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并完成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西江引水等重点民生水务工程,努力营造水务惠民良好环境,构建广州水安全保障体系。
经过一年多的整治已得到了初步成效,部分农村周边的水环境明显改善。广州市已有88条村正式完成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按照计划,春节前广州将有208条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可以竣工,一期计划完工率超过70%。剩下的项目确保在今年6月份全部完成。
按照《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广州市将建设覆盖白云、花都、番禺、南沙、萝岗和从化、增城市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先行对近郊污染重、位于水源保护区内、高速公路和国道旁、亚运场馆附近、河涌与中心城区连通的条件相对成熟的295个村(社)进行治理,涉及农村居住人口71.5万人,市政府安排补助资金5.89亿元,除了从化以外,所有的地区按照800元/人进行补贴,从化市按1000元/人进行补贴。
在广州市水务部门的带领下,记者昨天来到增城小楼东境村采访,发现这里村道整洁,空气清新。
“以前,一到夏天苍蝇蚊虫到处飞,水质只有劣5类”,增城市新农村规划建设办主任赵洁红告诉记者,利用一个鱼塘改造而成的“袖珍污水处理厂”将东境村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集中到污水处理池。进行生物处理后,经过这些砂石过滤的污物,因为里面富含有机物,把花草滋养得格外艳丽,处理油污水产生的污泥晒干后可做有机肥。
处理后的水质怎么样?记者特地走到排水口查看,只见流出来的水清澈透亮,可以再直接用于农业灌溉与鱼类饲养。
据市水务局介绍,广州市在生态型污水处理装置建设中,主要针对大部分农村以群落式分布,或临水而居,或依山而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分散的特点,实现污水单独收集,并探索和采用不同类型的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一些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利用村庄地形地势、水塘及废弃洼地,采用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实现污染物生物降解和氮、磷的生态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