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碧水源:水污染处理国际专家
碧水源:水污染处理国际专家
发布日期:2011/7/11 9:25:29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碧水源)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专业从事污水资源化和饮用水安全领域的膜材料与设备制造和工艺开发、提供整体技术、工程解决方案与服务。该公司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水资源化技术,解决了膜材料制造、膜设备制造和膜应用工艺三大MBR国际技术难题,是除GE、西门子外,世界上同时拥有上述3项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3家企业之一。截至2010年,碧水源承担的污水资源化项目总规模已超过300万吨/天,建成的污水资源化工程总处理能力达10亿立方米/年,每年可为国家新增高品质再生水10亿吨,位居世界前列。其技术产品及服务已遍布中国,并积极向海外市场拓展,成为中国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骨干力量。


  引领MBR污水再生技术


  作为中国国内惟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水处理专家,碧水源拥有40多项专利技术,填补了中国国内多项空白,成为中国MBR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奠基者、污水资源化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先者。相比其他国际知名品牌的膜产品,碧水源的技术产品具有性价比高、市场服务本土化以及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等优势。目前,碧水源的膜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销往澳大利亚、英国、东欧、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比肩GE、西门子,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自主研发的MBR技术,碧水源在中国国内塑造了大量成功的污水资源化案例,使MBR技术逐渐地被政府有关部门认可,有效地推动了MBR技术在中国的规模化应用。该公司在MBR领域的研究及成功应用也为中国污水资源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为中国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建设提供了在污水资源化方面的最佳解决方案。


  为了加强新技术的扩散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广,碧水源发起成立了MBR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而带动了整个污水资源化行业的发展和中国MBR产业的升级。


  目前,碧水源正致力于打造完整的膜产业链。在污水资源化处理的基础上,向上游的给水处理膜产品、膜设备领域拓展,同时,利用膜技术升级改造和新建自来水厂,并开发新型膜产品和膜工艺,进军工业废水膜处理领域。不仅如此,该公司还非常关注民生,对民用净水产品领域加强了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


  注重研发创新,增强品牌活力


  碧水源未曾满足于膜技术的领先地位,一直关注自身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为了增强品牌的活力,碧水源构建了国际化的研发创新团队,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体系建设。该公司每年的技术创新投入占主营业收入达5%,并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此外,碧水源还先后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清华—碧水源环境膜技术研发中心以及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课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水环境治理项目和国家相关环保标准的制定,为国家出台相关环保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同时,碧水源还不断加强与国际同行业的交流合作,持续创新,保持技术的领先。


  正是出于对绿色研发的重视和实践,碧水源得以始终站在全球膜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的前沿,致力于解决中国乃至全球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


  传承社会责任,演绎生态文明


  碧水源以“解决中国人的喝水问题”为愿景,坚持致力于改善中国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崇高事业。该公司已完成超千项污水资源化工程、百余项安全饮水和湿地工程,参与国家众多水环境、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针对当前中国水资源短缺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两大问题,碧水源一方面在治污的同时,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再生回用,保护了水资源,另一方面,利用自主创新的膜技术产品来保障饮用水安全,实现中国自来水厂的提标升级改造,保障饮用水达到国家最新106项标准。


  碧水源不仅在科技创新上站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时也心怀回馈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该公司成立多年来,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用爱心和行动诠释了“传承社会责任、演绎生态文明”的企业文化,为中国的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结语


  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碧水源将企业的使命与中国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安全紧紧相连。他们以水安全守护者的社会责任,不断开拓创新,为解决中国资源型缺水和水质性缺水两大难题,贡献企业的力量。


  评委对碧水源推荐词精选


  张宝荣(国家开发银行市场与投资局局长)


  推荐词:污水处理,环境治理。


  闫长乐(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推荐词:中国MBR技术应用的奠基者,污水资源化技术的领跑人。


  徐洪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


  推荐词:碧水源用爱心诠释生态文明。


  邓继海(国际绿色经济协会首席董事兼秘书长)


  推荐词:污水资源治理的拓荒者,科技创新与社会效应并重,绿色经济核心模式践行者。


  周家鸣:(扬子资本北京首席代表)


  推荐词:现在哪里的水可以放心地喝?谁能提供清洁的水,谁就挽救了环境。


  吴黎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环境资源监管机构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推荐词:该公司以低碳环保的理念,推动低碳科技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为减少水污染、改善和维护中国水环境、缓解水资源短缺努力贡献了力量。


  碧水源董事长文剑平答评委问(摘要)


  杜晓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问:污水资源化过程是否需要更多的能源?


  答:采用碧水源的污水资源化膜技术处理污水,比常规的污水处理能耗略高10%左右,但排放污染物如BOD5、氨氮、SS等指标比常规处理排放还要减排一半以上,同时获得高品质再生水,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明显。


  闫长乐(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问:贵公司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有哪些举措能使目标国家迅速接受该项技术?


  答:膜技术在全球水处理领域是一项较新的先进技术,碧水源在拓展国际市场时,首先是依靠公司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和视野,进行战略策划和市场布局,同时采取合作共赢的方式,利用碧水源的技术优势和工程应用实力,特别是我们膜产品的高性价比和优质服务来使目标国家认可我们,进而迅速接受该项技术。


  朱希铎(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问:如何解决分散的污水源头处理的产品化、经济化、简易化、法治化?


  答:碧水源针对分散性污水源头处理,开发了智能化小型污水处理系统(CWT),目前该系统已实现系列化、标准化生产,每天处理水量可从1~200吨,具有出水水质高、设备集成化程度高,智能化运行,排泥少和运行费用低的特点,出水水质优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基本解决了这种分散的污水源头处理的产品化、经济化、简易化和法治化。


  杨大伟(世行驻华代表处原采购专家)问:MBR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


  答:MBR适用于所有的生活污水,至于工业废水情况稍复杂一些,需要和其他水处理技术结合,形成MBR组合技术,最终实现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再生水回用。


  程军(中国银行(3.12,-0.01,-0.32%)总行公司金融总部(国际结算)总经理)问:运用贵公司的污水资源化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中国目前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


  答:碧水源的污水资源化技术一方面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同时实现污水的再生回用,节约了水资源,所以说,碧水源的污水资源化技术是缓解中国目前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金钥匙。


  杨志(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负责人、博导)问:公司处理后的水质标准如何与国际标准接轨?


  答:在中国国内市场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我们也会就中国水质标准未来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方面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和必要的准备。在国际市场,我们会按照当地国家标准或双方认可的国际标准进行项目的实施,包括项目的咨询、设计、建设和验收移交等环节。从技术上讲,我们达到国际标准没有任何问题。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2025全国水科技大会共谋水业创新发展新
汛期治水难度升级!眉山这样加强水环境监管
跨界河流“一张图管理”:25个川渝跨界国
坚守“人民城市”理念 筑牢内涝防治生命线
内蒙古住建系统瞄准五个方面实施城镇节水专
北京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将达40%以上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市规划资源局 市水务局
徐祖信院士:现阶段我国城市河道污染主要问
四川广安:水环境质量3个100%从何而来
新疆着力破解水资源制约瓶颈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3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4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7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8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9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