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澄海区利用全市“千村整治”行动的契机,投入400万元在东林头村等8个村居建设了“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污水生态处理示范工程。针对影响农村环境中生活污水乱排放这个最棘手的难题,通过对旧池塘清淤、修砌石篱,引生活污水入池塘,向池中投放微生物促进池塘水质生物降解,或建设人工湿地等方式,使村居生活污水实现了无害化生态处理。
澄海农村环境建设有着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区已创建省级生态示范镇2个、省级生态示范村10个、市级生态示范村25个、区级生态文明村13个。全市“千村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澄海着眼于村居环境提升和巩固整治长效机制,全面启动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整治行动。澄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偏远的村庄调研、开现场会,落实区环保部门牵头,以创建生态文明村、镇为抓手,并从今年起每年落实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整治。
上华镇东林头村近日建成一个9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湿地上种满美人蕉,周围树木茂盛、鸟语花香。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好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环境整治让我们的村里更干净了,污水经过人工湿地过滤后都是干净的,村里环境更美了。”一位村民由衷地说。与东林头村相邻的东林美村则利用“阿科曼”生物酶技术处理污水。记者看到,原来村里的旧池塘经生物处理后水质变得清澈干净,没有了臭味。现在池塘变成了喷水池,周围成为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场所。
这些喜人的变化正是澄海区着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果。在习惯于污水放任自流的农村地区推行污水治理工程,需要从实际出发,更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效果让老百姓信服。澄海区没少花心思:按照“整体规划,分类整治,分步实施,逐年推进”的思路,今年重点突出对1个示范镇(莲华镇)、8个示范村和若干具备建设及配套完善条件村的氧化塘进行实施建设,力争全区每镇都建成1个氧化塘或人工湿地;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启动隆都前美店市片、溪南南砂片、上华澄江路中段等3个农村连片整治的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农村连片整治有新突破。
经过污水治理,村居环境卫生发生了质的变化,水面洁净了,空气清新了,路面整洁了,群众再也不忍心随地倒垃圾、排脏水,花钱花出效果,花得让群众满意。美化环境成了村居的门面工程,乡村尝到了生态处理生活污水的甜头,农村环境整治形成氛围,示范带动的效应非常明显,村居争相到区环保部门争取上污水处理项目。目前,隆都前美、溪南东社、上华东林美、莲上涂城、莲下窖西、上华东林头、溪南云英已基本完成污水整治,莲华西浦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澄海区环保局局长黄潮发告诉记者,农村污水治理贵在锲而不舍,下来将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村庄,每年坚持改造近10条村,经过几年时间,力争澄海农村环境实现质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