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跨国企业在华违法排污引争议
跨国企业在华违法排污引争议
发布日期:2012/10/9 13:53:04

  阿玛尼是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然而其在中国的纺织原料供应商却被环保组织发现存在污染问题。面对环保组织的质询,阿玛尼却不作任何回应。和阿玛尼一样无视质询的纺织企业,还有18家。


  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问、环友科技和南京绿石等五家环保组织10月8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了49家纺织企业及其原料供应商在中国的环境表现。


  据透露,49家企业中,有47家的在华供应商被环保组织查出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违法问题。面对质询,有19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这19家企业中,不乏阿玛尼、梅西百货、CalvinKlein、家乐福、迪士尼等超级品牌和世界一级的百货公司。


  环保组织认为,跨国纺织企业之所以无视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其中一个原因是执法不严。


  19家企业无视环保组织质询


  上述五家环保组织于2012年4月开始与49家中外服装品牌展开对话,询问其是否了解包括染整(印染、整理)供应商在内的供应链在中国的环境表现。此后,30家企业与环保组织进行了沟通。


  为了具体了解各个品牌对染整供应商的环境管理,9月25日,环保组织再次致信49家纺织品牌企业,希望他们就材料供应商环境管理问题进行说明。


  “截至2012年10月7日,17家企业对此进行了回复。其中,H&M、NIKE、溢达、沃尔玛、李维斯、阿迪达斯、巴宝莉、Gap等17家品牌总体表现积极;Lafuma、Target、乐购、Zara、优衣库、彪马等10家表现一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有22家表现负面,其中19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3家则仅做出了敷衍回应。


  据环保组织透露,19家不予回应的企业中,包括迪士尼、PoloRalphLauren、361度、Kappa、安踏、梅西百货、阿玛尼、CalvinKlein、家乐福等商家和品牌。


  环保组织认为,这些供应商管理上的缺失,客观上促使污染企业降低环境成本去赢得订单,最终损害的是中国的环境和社区百姓的健康。


  玛莎百货供应商违法严重


  玛莎百货是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创立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过去的128年里,玛莎百货从一家小商铺发展成为一家多渠道零售的国际品牌,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了1100家分店,拥有超过了81000名雇员。


  然而,中国环保组织在调查中发现,其在中国的材料供应商存在严重环境违法问题。


  环保组织透露,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袍江工业区的浙江庆茂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庆茂)是玛莎百货一个重要的供应商。自2003年10月投产以来,浙江庆茂的废水池废气处理问题就频频遭到当地居民的投诉。2010年3月,由于浙江庆茂误操作造成污水池菌种大量死亡,再加上污水处理站废气收集焚烧装置仍在建设中,造成恶臭气体大量外泄,对塘头村民造成严重影响。当月,绍兴市环保局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浙江庆茂在3月20日前必须恢复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废水池废气收集处理工作,确保废气达标排放。但是,直至2010年5月,企业污水池废气收集装置仍未建成,废气污染事件仍时有发生,严重污染环境,造成多次群众上访。


  此外,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德科(苏州)纺织有限公司、惠州新惠通针织制衣有限公司、江苏玮骏纺织染整有限公司、无锡技立印染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均为玛莎百货的疑似供应商,而这些企业都被环保组织查出存在环境违法问题。


  面对环保组织的质疑,玛莎百货一再回避和敷衍。“玛莎百货一面用所谓"零废弃"和"碳中和"等概念去装点自己的表现,一面任由供应链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滚滚排放,造成对环境和社区的损害。”环保组织说。


  呼吁跨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五家环保组织称,根据他们的调查,在以印染、整理为主的纺织原材料加工环节,中国仍占据世界最主要地位。而预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仍将是纺织材料加工生产的世界工厂。环保组织认为,纺织材料业的无序发展,将导致水和能源消耗的增长,污染排放量的加大。


  “执法不严,环境监管弱,环境诉讼难,加之水等资源的价格偏低,导致染整企业普遍缺乏减排动力,大量染整企业废水废气排放严重,甚至难以做到稳定的环境守法。”马军表示。


  环保组织称,中国当前正面临严重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随着纺织业新的产业分工,大量就业岗位随成衣加工转移出去,而污染却伴随染整环节留在中国,势必给中国环境带来更大影响。


  对此,环保组织建议,中国政府需要强化监管,中国社会需要加强监督;同时,向这些染整企业大量采购产品的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也有责任加强对供应商的环境管理,避免其外包生产给中国的环境和社区造成损害。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2025全国水科技大会共谋水业创新发展新
汛期治水难度升级!眉山这样加强水环境监管
跨界河流“一张图管理”:25个川渝跨界国
坚守“人民城市”理念 筑牢内涝防治生命线
内蒙古住建系统瞄准五个方面实施城镇节水专
北京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将达40%以上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市规划资源局 市水务局
徐祖信院士:现阶段我国城市河道污染主要问
四川广安:水环境质量3个100%从何而来
新疆着力破解水资源制约瓶颈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3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4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7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8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9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