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渤孤线出水量突然增大,达1580m3/h,孤岛加压站仅收到水量700 m3/h?,管压下降较大,请安排巡线。” 王炜是胜利油田供水公司河口分公司生产调度,她发现“供水生产指挥系统”数据有异常,立即进行向相关单位发送了信息。
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生产调度系统很有用。过去,一般都是压力变化影响用水,用户向客服中心反映,我们才能接到信息来处理。而现在,当管网压力、出水量突然发生变化时,系统自动报警,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确定巡线范围,迅速派人查看现场、解决故障,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损失。”
不仅能够迅速处理问题,供水生产指挥系统的数据涵盖了生产日报所有的生产数据。过去,数据通过人工报表逐级汇总,生产指令通过电话逐级传达。而“供水生产指挥系统”的运用,则改变以原来的生产调度模式。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填报、自动统计,提高了工作效率。
打开供水生产指挥系统,胜利油田供水公司七家在用水厂的供水量、管压、水质浊度等数据,分别清晰地显示在供水地理信息图上,而公司总的水厂供水情况、水库蓄水情况和引水情况,通过自动采集,自动生成一张当日供水生产运行情况表。
胜利油田供水公司生产技术信息中心曹彦杰介绍,生产指挥系统为公司生产指挥管理提供了平台,实现了从供水、源水、排水、黄河水情等业务的生产监控和指挥调度功能,也为油田进一步实施生产管理的一体化协同管理提供了可能。目前,公司已实现了16个泵房、7座水库、4个雨水排涝泵站、22个管网监测点的数据自动采集,接下来将扩展到涵盖所有引水干渠、水库、水厂、供配水管网、二次加压泵站、主要用水大客户、截污泵站。
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现场重点数据的连续监测,将现场监控信息反馈至调度系统,实现了水厂、水库、污水厂、管网主要生产数据的图形化展示,使生产管理人员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生产现场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运行模式,合理调配管压,降低电耗,并有效地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各生产环节的正常运行。
生产指挥系统带来的另一个直接的好处是,通过对系统压力的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水厂运行模式,降低能耗,节约成本。供水公司开展了管压再优化试验摸索,在保证供水服务压力与满足有效用水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出厂水压力。我们组织专题论证,通过对生产指挥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将耿井水厂夜间低峰期出厂水平均压力降至0.28-0.32Mpa,纯化水厂夜间低峰期出厂水平均压力降至0.26Mpa,?辛安水厂出厂水管压控制在0.35-0.40Mpa之间。经过调整前后对比测算,小区室外管网漏点减少14处,主管网漏点减少5处,耿井与纯化水厂供水区域合计比降压前减少了月漏失水量18万m3。
与供水生产调度系统同样在发挥作用的,还有水量运行分析系统。这个系统,供水公司销售系统的抄表员都能熟练应用。
5月7日,中区销售营业部用水服务七队抄表员抄完数据后,打开水量运行分析系统,将当日抄到的数据录入系统。系统中还有些数据由单独的系统自动获取。当天下午4点,队长于桂丽则打开水量运行系统,查看本队的综合情况。系统自动生成工作报表,报表显示出济南路北φ426线漏损率异常,她立刻安排人员巡线,果然是管网有一处因施工出现漏点。
各项水量数据串联,根据供水水量运行源头数据制作各单位生产报表,实现了生产各关键环节的数据分析功能和纵向时间比较分析功能。
营业所最关心的是水量漏损率。以往,通过手工录入水表读数,人工计算漏损率,工作量大还易出错。现在,营业所可以通过该系统,分析本单位的水量漏损情况。
而这些,就是通过水量运行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水量平衡运行分析模型,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水量损失分析,形成各水厂产出率、各销售单位的产销差率等的分析结果,实现水源水量、制水水量、销售水量的一体化管理。
根据系统数据,通过论证,将耿井水厂日供水量由15万m3调整为12万m3,仍能满足用水需求,生产成本却降下来了。运用水量运行分析系统,通过对各水厂的日供水量科学测算,在保证供水的前提下,对水厂的运行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减少低效和无效供水,逐步实现水厂科学与经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