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个多月,赤峰市新城区水污染事件处置工作告一段落。8月9日晚九点,新城区供水恢复正常。赤峰市政府当晚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公告,经过卫生疾控部门检验,新城区自来水可以正常使用。
就赤峰市新城区发生的水污染事件,昨晚9点30分,赤峰市政府举行第四次新闻发布会,赤峰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高锡华通报了水污染事件处置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
7月23号赤峰市新城区发生水污染事件以来,共有18个小区的4322人就医,治愈4246人,目前仍有19人住院治疗。事件发生后,赤峰市对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并对新城区供水管网进行清洗消毒,18辆消防车每天向新城区18个小区近六万名居民定时送水,与此同时,由监察、卫生、建设等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经查,水污染事件是7月23号新城区发生强降雨,导致污水和雨水外溢,淹没9号水源井所致。调查表明,供水工程在建设选址、规划设计以及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监管等多方面存在问题。
赤峰市政府副秘书长高锡华表示,这次水污染事件暴露出了赤峰市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下一步,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强化监管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预防突发事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长效机制,强化薄弱环节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各种灾害的能力,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和问责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内蒙古电台编后话:
赤峰市新城区的居民终于可以喝到从自家管道里流出的安全的自来水了,这多少让关注这一事件的人们,特别是新城区的居民们稍稍安心一些。
赤峰市水污染事件从7月23号开始,到昨晚9点,历时半个多月,给新城区居民带来的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不便,而且从生理和心理上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期间,有关部门在积极的解决由水污染事件带来的一切问题,比如调动消防车为居民送水这固然反映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可除此之外,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一事件表面上看是因为暴雨导致污水侵入饮用水源井所致,但调查表明,事件背后暴露出有关方面在建设选址、规划设计、应急处置、监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暴雨不过是揭开了漏洞的盖子。从这一事件调动监察、卫生、建设等多个部门参与解决的过程,到4名相关负责人被免职等结果,我们看出,这一事件已经波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自来水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不可或缺。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赤峰市新城区居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承受的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那么,作为政府,除了做好亡羊补牢的补救措施外,该真正把"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的口号化为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的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