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亳州市地表水国考断面由4个增加至13个,为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的深度和广度,亳州市突出重点,靶向发力,集中攻坚,全面推进地表水污染防治。
开展集中整治。全力推进沿河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污染河道整治等9大专项行动。分步实施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项目,推进清水廊道水环境实时监测和及时预警。积极推进西淝河污染防治项目2个,落实西淝河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及8条支流污染整治,改善西淝河水环境质量。
保障饮用水安全。开展2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检查,检查保护区429处,发现问题156处,均已完成整改。城南地表水厂日供水量13万吨左右,占城区总供水量的76%,中心城区已主要使用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氟化物、钠离子超标问题有望彻底解决。第一、二、三季度全市深层地下水平均水位同比上升1.08米、3.07米、5.56米。
深化农村污水治理。统筹专项资金560万元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打造样板以便复制推广。对48个乡镇驻地污水处理工作开展督查,推动乡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问题整改。全市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配套率100%,实施肥水管网进田畜禽规模养殖场106家,覆盖农田21.2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7%以上。
实施污染联防联控。修订《亳州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加强西淝河流域市县纵向、县区横向生态补偿力度,及时清算地表水生态补偿奖补资金,奖优罚劣,以经济手段促进解决各类污染隐患,加快实现地表水水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