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突出重点,明确责任,构建市县联动、上下游协同的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加强西淝河清水廊道水污染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喝好水。
强化治理责任落实。印发《亳州市“两河一库”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职责清单》,明确清水廊道污染防治部门职责和属地责任,定期开展实地考核,推动水污染防治责任落实。“清河”行动排查出的605个水环境问题均已落实整改。
开展水质水量摸底。开展西淝河、茨淮新河清水廊道支流水质水量摸底调查,为清水廊道综合整治及支流调水工程提供基础信息。实施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逐步实现清水廊道水质实时监测和及时预警。
积极推进项目实施。积极推进西淝河(利辛段)支流河口湿地建设项目和西淝河(利辛段)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均进入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库,通过推进项目加快西淝河8条支流污染整治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实施污染联防联控。修订《亳州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加强西淝河流域市县纵向、县区横向生态补偿力度,及时清算地表水生态补偿奖补资金,奖优罚劣,以经济手段促进解决各类污染隐患,加快实现地表水水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