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记者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重庆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速推进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推动由经验管理、人工管理向智慧化管理转变,为城市排水管理装上“智慧大脑”,全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守护生态环境和城市安全。
水务物联感知网提供及时预警信息
据悉,重庆沙坪坝区与重庆大学等高校联手,共同研发地上地下全方位、一体化的水务物联感知网,打造出全市首个排水管网智慧管理系统——“沙坪坝区地下综合管网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实现该区管网数据三维可视化“一张图”,可配合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重点区域水质、水位、实时影像等数据,及时提供预警服务。
重庆九龙坡区对全区25处易涝点以及5处沿江泵站安装了视频监控,同时,每处还配备了液位监测仪,以便随时监测水位的升降情况。此外,该区还率先尝试了利用排水管道机器人,对全区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和数据搜集。
四大系统平台为排水管理装上“最强大脑”
据了解,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正在加快推进重庆市“智慧排水系统”的标准化、体系化建设,重点搭建“排水防涝监测和应急指挥”“‘厂网’可视化监测”“污泥运输和处理处置管理”“排水公共服务”四大系统平台,为排水管理工作装上“智慧大脑”,实现排水行业高质量发展。
工作人员正在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排水防涝监测与应急响应信息系统监测排水防涝情况
重庆市排水防涝大数据中心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为全市有效防涝提供决策支持
多措并举让污水处理的“智慧升级”
除了城市排水之外,污水处理也是城镇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过去,污水处理厂完成一次全流程的人工巡检需要2小时,现在依靠智能系统完成一次自动巡检,只需要5分钟;另外,现在无论何时何地,工作人员通过手机便可以查看厂内的生产情况和设备运行工况,并能实时调控生产、及时处理紧急情况。”负责处理重庆市污水的重庆水务集团相关人员介绍。
目前重庆市内已有60多座污水处理厂接入污水处理大数据平台,依托物联网、视频联动、智能分析、3D可视化模型等技术,对这些污水处理厂运行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并制定科学的运行方案,提高管理效能、确保生产安全和出水水质、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