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更换成混凝土管材,原有的劣质管材、老旧管道已不能满足高强度的使用要求。同时,更换完还能防止因管材腐蚀、断裂、渗水等原因造成的塌方事故。”市排水管护中心副总工程师鹿涛告诉记者。
8月26日上午,曙光南大街标段的工作人员正在抢工期,更换全线4700米的地下管材,提高污水管网的排放能力。
据了解,为了节省资金投入,减少道路破坏面积,缓解交通压力,在更换劣质管材、老旧管道的时候,市排水管护中心和施工单位想到了妙招,他们采用“顶管”作业的方法,将每段2米长的混凝土管材,顶进管线内,替换原有的玻璃钢管或PE管材,连接注浆口,封闭管材,增强抗压性,防止道路塌陷。
今年,北三区计划更换和改造污水管线长度为9.7公里,并将涉及的4座泵站同时进行升级改造,以此提高“内网”系统的排水能力。
“过去要求使用的这两种管材,经过反复的使用,发现它的耐腐蚀性、实用性和耐久性都不稳定,断裂、塌陷等问题正逐年突出。所以,现在我们按照政府的要求,陆续更换掉这两种管材!”市排水管护中心副总工程师鹿涛表示,今年雨水大,给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为防止沟槽内灌水,他们在沟槽两侧设置沙袋围挡,在明显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架空涉及区域的电线电缆,防止人员伤亡。
目前,曙光大街、通北路、永平路、长青路等部分路段的管材已经更换完毕。在9月初,市排水管护中心将对南马路的地下污水管材进行分区段更换,预计9月末,北三区涉及的全部管线改造工程施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