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这水哗哗的,我们有自来水用喽!”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洪店校区的孩子们拿着盆开心地接着喷涌而出的自来水。
7月初,随着最后一道供水管网的接入,汩汩清泉从水龙头哗哗流出,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洪店校区正式通上了自来水。百名师生终于告别“背水”上学的日子,用上了合肥市七水厂24小时持续供应的“安全放心水”。老师、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百名师生4年“背水”上学
经开实验高刘小学洪店校区位于合肥市经开区高刘街道青山街道以东,创立于1973年,是目前合肥市经开区唯一一所农村教学点学校,在校师生百余人。因地处远郊,周边无村民集中居住区,学校饮用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师生们的“心头病”。
“学校后面有一口水井,以前是吃井水,2017年学校改扩建后,我们就在井里装上了水泵,楼顶架设了储水罐抽水。但现在地下水水质越来越差,这口井的水只能用不能喝。”没水喝怎么办?校长郑永久感慨道,“我们就让老师们每天早上从家里装上满满一瓶水,骑车五公里到学校,带给班上的孩子们喝。”
这水一背就是4年。在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上都放有一个保温瓶,外壳都磨损了,布满了长年使用的痕迹。
“一瓶水,一个班,大家省着喝还紧紧巴巴,要赶上天热,根本就不够。”说到这,该校刘曼曼老师忍不住了,“有的孩子也自己带水,家住最远的距离学校要十多公里。我们心疼孩子,但也实在很无奈。”
4年间,能随时喝上一口“安全水”也成了一届又一届师生们最大的期盼。
城乡供水一体化让期盼成为可能
去年9月,合肥供水接管空港区域后,空港供水分公司以原高刘镇水厂服务区域为中心点,逐渐向周边乡镇扩展服务半径。同时与经开区管委会共同配合,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在摸排过程中,了解到高刘小学洪店校区的用水情况。”负责对接的刘灿婷是空港供水分公司的员工,她参与了现场勘察、建设的全过程,可以说是师生圆梦的见证人。
“由于学校离主管网较远,管道施工与接入需要经过乡村道路和农村菜地,且建校已久,内部管网信息资料丢失,新旧管网接入点很难确定,给接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现场勘察后,一堆难题摆在了刘灿婷面前。
为民办实事、一刻不能等。为快速推进工程建设,刘灿婷所在的空港供水分公司一方面与供水集团积极商讨接水方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预判,并提出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多次与当地部门联系沟通,协调管道施工涉及农村菜地和乡村道路破复事宜。同时,进一步摸排校内管网,确定进水口。
经过多次现场勘察和集中商议,结合学校周边农饮水工程建设情况,最终明确,从该主管道接出开孔点与学校连接,最大程度缩小施工体量,缩短施工时间。
方案既定,那就是干!
然而,此时学校即将期末考试,为了减少施工作业对学生考试的影响,施工队只能利用学校放学后与附近居民晚上休息前的时间抓紧施工,全程保障文明施工。
攻坚克难、多方协调、加班加点,不惧高温和暴雨的影响,工程全速推进。
终于,赶在新学期开学前,汩汩清泉从洪店小学的水龙头里奔涌而出。
合肥多个供水重点工程有序推进
站在饮水机前,按下出水按钮,水流直下;打开洗手间水龙头,水流哗哗而出;看到清水喷涌而出,正忙着筹备开学事宜的郑永久与老师们激动得说不出话。“以前,很多水龙头都是摆设,饮水机也用不上。现在可不一样了,随时打开都有自来水。”
“合肥供水真是干了件大好事。我们现在用上的不仅是安全水、放心水,更是舒心水、幸福水!我代表老师、孩子们谢谢你们了!”近日,高刘小学洪店校区特别送来了“心系群众办实事 为民服务守初心”的锦旗。记者从供水集团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全市供水保障能力,合肥供水正快马加鞭保障空港加压泵站通水运行,为空港片区供水再添保障的同时通过互联互通工程解决小庙地区用户用水难题。
同时,四水厂迁建、六水厂提升改造等多个重点工程全员在岗、快速推进,多渠道优化城市供水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