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船舶水污染物“零排”工作开展以来,重庆海事局以扞卫美丽长江“一零五全三提升”深化行动为抓手,围绕船舶“零污染”治理目标,坚持船、岸“两个维度”发力,有力推进完善“船-港-城”船舶水污染物接收体系建设。
船舶污水管路“双盲断”技改再攻坚。近日,永川、江津、朝天门、云阳海事处执法人员针对辖区到港船舶认真开展了防污染检查。执法人员对“镔港***”“津洲**”“国江***”等轮生活污水排放管路铅封和盲断情况、船舶污染物交付情况、船E行使用情况、岸电标准化改造等内容进行重点检查,向船员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重庆市交通局 重庆海事局关于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的通告》等法规与文件要求。万州海事处对辖区公务船舶和囤船开展防污染检查,执法人员提醒各公务船舶单位要切实提高安全与防污染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公务船舶污染物“零排放”管理措施。巴南海事处通过走访辖区航运公司,详细了解公司所属船舶“双盲断”改造进度,要求航运公司积极实施“双盲断”技改工作,切实压实安全与防污染主体责任,共同守护一江清水。
生活污水固定转岸设施建设再发力。丰都海事处召开以“共建红色辅港 共促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支部共建活动,倡导共建各方共同落实好“联学”“联通”“联建”“联动”“联评”的举措,有效推动旅游客船生活污水“全交付、全接受、全转岸”。忠县海事处召集辖区16个码头和2家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召开防污推进会暨“船e行”培训会,讲解“船e行”运维要点并探索解决在推进船舶污染物“船-港-城”全链条管理的堵点、难点问题。巫山海事处持续跟进、全力推动辖区所有旅游码头开展污染物岸基设施建设,解决旅游客船生活污水到港交付需求。其中,北门客运码头拟于9月底完成建设,二码头和神女溪码头拟于12月底完成建设,九码头处于招投标阶段。奉节宝塔坪旅游码头生活污水固定转岸设施通过有力推进,目前已成功接入市政管网并通过了功效实验,旅游客船生活污水转岸“最后一公里”难题全面解决。
船舶污染物接收过程监管再强化。长寿、巴南海事处深入辖区码头开展船舶污染物现场接收及处置情况检查。执法人员重点检查码头生活污水、油污水等接收设备,要求码头进行现场实操,确认污水正常转岸排放;随后对正在靠泊作业的船舶“宁腾****”“双维**”等轮生活污水交付全过程进行现场指导。期间,执法人员向码头方强调要提高防污染意识,主动接收靠泊船舶污染物,做到应收尽收,严格落实污染物转运制度,严防在转运及处理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下一步,重庆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将继续督导各海事处船舶应急旁通管路和达标排放管路“双盲断”防污技改工作,指导旅游码头完善“船—港—城”接收体系建设,确保《重庆市交通局 重庆海事局关于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的通告》落实落细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