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0月营口市入选国家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以来,营口市以消除河流黑臭水体为攻坚目标,结合辽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综合开展实施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海绵城市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财政部门明确职责任务,细化工作目标,积极筹措资金,在获得中央财政资金3亿元基础上,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亿元,为保障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多措并举开展治理。借助示范城市建设契机,大力开展排水管网“收污水、挤外水”专项行动,实施了“控、调、堵、疏、补”治理方针,有序开展了老旧设施升级改造、排水设施空白区建设,极大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城市排水监管信息平台并实现业务化运行,以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排涝安全保障为目标,深化实施网格化管理,提高城市排水管理效率;通过多媒体渠道,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鼓励市民积极举报垃圾倾倒堆放、非法排污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督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通过集中治理,截至目前,营口市城市建成区总长15.27公里的7条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黑臭,建成5公里“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示范河段;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持续推进,污水集中收集率由2018年的61%提高到当前的70%;治理后的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昔日的“臭水沟”变成“风景线”,沿线居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显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