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完善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先行试点,全面开展排查整改,夯实水污染防治基础,持续提升工作实效。
完善机制。完成《亳州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修订工作,将8条河流、17个断面纳入考核范围,全面实施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进一步强化水环境目标管理,落实各县区水环境质量管理职责,建立健全联防共治的长效机制。
突出重点。开展了西淝河、茨淮新河支流水质水量摸底调查和调蓄水库周边污染源排查,印发了《亳州市“两河一库”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职责清单》,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和属地责任;全力保障清水廊道安全度汛,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联防联控。在涡河上游惠济河开展联防联控现场协调会,协商解决亳宋河、惠济河等涡河支流水污染问题,杜绝上游污水下泻污染水质现象。对西淝河支流水质进行勘察,协同推进水污染问题整改。
以点带面。要求各县区一个乡镇试点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其中利辛县选择两镇(王市镇、纪王场乡)、两沟(潘沟、早阳沟)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已经制定方案并实施。计划到2021年底,全市完成28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新增43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整治农村黑臭水体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