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为扎实推进河湖治理保护工作,着力打造水清、岸绿、生态、靓丽的河湖水生态环境,淮阴区坚持水陆共治,持续强化源头管控,奋力建设幸福河湖。
一是聚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淮阴区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今年累计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30余次,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3个,开展小麦田间肥效试验5个,推广小麦、蔬菜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90万亩,在小麦、蔬菜等主要农作物上减少化肥使用量约140吨。
二是聚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淮阴区坚持深入排查,摸清摸透养殖底数,今年来共排查出畜禽养殖户690家,其中洪泽湖水系的张福河、赵公河、南淮泗河及其支流沿线养殖户264家;集中组织人力物资,对养殖户做好服务指导,督促其压实主体责任;定期开展现场督查,核实设施装备、环境治理达标情况,规范农户养殖行为,指导养殖户开展养殖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大执法力度,保持高压态势,严查重罚违规向河道偷排乱排行为,今年累计立案查处周边水体超标养殖户10家,共计罚款44.56万元;综合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扶持爱康牧业污水化学净化循环利用、温氏公司发酵罐储存发酵、丰德猪场罐体储存还田肥用等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多种新模式,今年已新建、扩建粪污储存池21193立方米,建设田间粪污调节池近2万立方米,购置并分配畜禽粪污运输车辆28辆。
三是聚焦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淮阴区不断提升城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总投资约1.55亿元的淮阴区东城污水处理厂现已正式投入运行,处理规模5万吨/天,出水水质标准为一级A,基本满足城区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配套管网项目总投资约2.85亿元,今年已完成18座乡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及铺设配套管网160公里,19个镇区污水管网工程顺利竣工;农村截污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建和在建村级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102座,管网300余公里,覆盖行政村161个,行政村污水处理占比率达到64.9%。
四是聚焦黑臭水体整治。以淮安创建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为契机,淮阴区完成孙大泓黑臭水体整治,高标准打造崔大泓示范河道,城区“两泓”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坚持“一河一策”方案,科学施策,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孙大泓十里村段、东风沟和兴中沟等5条农村黑臭水体已顺利通过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验收,全力保障百姓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