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全国2021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评审结果揭晓。20个城市成功入围,我省长治市排名第一,这是长治市继2018年成功申报国家第一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后,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又一成功典范。
此次海绵城市建设申报工作历经1个多月,全省上下联动,经过四轮激烈角逐,来之不易且意义重大。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积极争取在政策、项目、资金上获得中央更大的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成功申报,是省财政厅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成果,也是我省转型出雏形开局之年的重大突破,还是山西在全国示范申报中拔得的首个头筹,更是我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迈出的重要一步。
据悉,中央财政按区域对示范城市给予定额补助。长治市将在2021-2023年获得总额10亿元的国家补助资金,为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市更新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按照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1〕35号)要求,此次示范城市选拔采取“省级评审+城市评审”的方式选拔确定,重点向基础工作扎实、条件成熟的省份和城市倾斜。省财政厅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召集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我省海绵城市申报工作,细化任务、明确分工、强调时限。
在省级评审阶段,省财政厅牵头,联合省住建厅、省水利厅就全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的政策举措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形成省级报告报送三部委。与此同时,召集有申报意愿的地市召开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推进会,通过介绍示范申报基本情况,解读申报的重难点和注意事项,分析我省申报示范的优势和不足,传导了压力、提出了希望、明确了要求。最终,三部委经评审确定山西有1个海绵城市示范城市推荐名额,为择优确定我省示范推荐城市,省财政厅联合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组织召开了海绵城市示范推荐省级专家评审会,最终确定长治市为我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向国家推荐报送。
在城市评审阶段,省财政厅副厅长安晓飞亲自带队,赴财政部经建司就长治市海绵城市示范项目进行了深入对接和专题汇报,获得了部领导的肯定。之后,长治市经过第一轮基础性评审,从全国31个申报竞争的城市中脱颖而出,进入第二轮竞争性评审环节。在24个参与竞争性评审的城市中,长治市市长王俊飚作为主答辩人,省财政厅副厅长安晓飞、省住建厅副厅长张学锋、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兵亲自坐镇组成答辩小组,通过精彩的PPT展示和顺畅的专家问答环节,以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申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