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环小海镇、村、组三级干部全面了解小海综合治理项目开展情况,以及发动环小海周边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小海生态治理,6月1日,万宁市召开小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动员会。
市生态环境局、市资规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局、万城镇、后安镇、和乐镇等单位负责人及沿海村组干部参会。
王振羽主持会议。
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毓波详细介绍了关于小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整体情况及南汊道恢复工程等内容。据介绍,目前环小海周边已清退养殖池塘8277亩,占总量的97%;鱼排网箱退出23826口,占总量的97%。小海已种植红树林428亩,主要分布在周家庄片区。南汊道恢复工程施工单位已进场,计划今年6月份开工。同时港北口门拓宽和港北渔港避风锚地工程也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万城镇、和乐镇的污水处理厂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万城镇污水处理厂每日处理污水3万m3,和乐镇的污水处理厂每日处理污水1600m3。通过初步整治,目前小海的水质已经有所改善,小海水质已从劣四类上升为三类水质,小海周边群众也反映目前小海的鱼虾数量比两年前的鱼虾明显增加。
针对蓝湾项目情况,市资规局党组书记唐敏智从项目资金、建设周期、项目意义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该项目有关内容。据介绍,万宁蓝湾项目总投资5.09亿,其中中央资金2.3亿,地方配套资金2.79亿,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是在小海沿岸退塘退排范围内种植红树林3385亩,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管护期为三年。该项目于去年11月13日开工,是小海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子项目,也是万宁市重点工程项目, 据初步统计,目前该项目已在周家庄沿岸、港尾沿岸、新龙、英文、英豪沿岸完成围堰17651米,起垄面积 1130多亩,种植红树林约500亩,今年计划完成种植红树林1000亩。
随后,和乐镇党委书记郑忠发代表各镇作表态发言,来自和乐镇、万城镇、后安镇6位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组长代表也相继作表态发言。他们表示,坚决服从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配合好小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相关工作,积极向村民宣传小海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的好处及了解村民的合理诉求,并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予以帮助解决,取得广大群众对小海流域生态环境修复项目的支持。同时将全力协调推动项目开展,不折不扣的完成小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中涉及自身的各项任务。
吴明阳作动员讲话中指出,小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涉面广、时间长,是关系到万宁今后长远发展、老百姓生存发展的大计,此次会议也是市委书记贺敬平亲自安排、审批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的会议,希望参会人员要引起重视,并结合自身工作,深入领悟和把握会议精神。
吴明阳指出,小海作为万宁市主要的水产养殖基地和粮食基地,养育了周边村庄世世代代的百姓,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钱袋子”“米袋子”,小海在万宁人民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由于近几年成片的鱼塘、渔排侵占海面,小海的面积正在变小,由原来的约49平方公里“缩水”到现在的约43平方公里,此外,每年约有10多万方的泥沙从河流注入小海,造成小海淤积,海床抬高,水量逐渐变少。同时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养殖尾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小海,造成小海水质日益变差,小海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治理恢复小海理应刻不容缓。
吴明阳要求,在小海问题上,要打好综合治理和稳步推进的组合拳,要紧紧围绕红树林修复工程、拓宽港门口、南汊道恢复工程、小海周边污水截留工程、河流治理工程、老百姓转产转业等方面开展治理工作。相关责任单位要认识到位,上下同心,全力以赴推进小海治理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号召群众要正确认识该项工作是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要引导有关群众有诉求和困难,必须要通过合法合理合情的手段提出,相关部门也要认真研究做出答复,坚决不允许任何人触碰法律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