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镶嵌在江河流域的水利枢纽工程,集调洪蓄水、城市景观于一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显,成为利国利民的福祉工程;一个个低洼易涝地带改造而成的湿地公园,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改善了人居环境,成为扮靓城市容颜的秀丽明珠。千年瓷都景德镇不仅水土宜陶,而且水土宜居、水土宜游。近年来,景德镇市坚持“城水相依、山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理念,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坐落于浮梁县蛟潭镇境内的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横跨瓷都母亲河昌江两岸,巍峨坐落在群山之中,蔚为壮观。该工程于2019年底正式蓄水发电运行,在2020年防汛抗洪中发挥了巨大的拦洪削峰错峰作用。景德镇市水利局通过科学分析昌江干流、支流来水量,科学调度浯溪口水库,对水库下泄流量进行合理调控,极大地减轻了水库下游浮梁县城和景德镇城区的防洪抢险压力。经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拦蓄后,2020年7月7日至8日发生的昌江第3号洪水由天然状态下可能产生的30年一遇洪水降至10年一遇洪水,2020年7月8日至9日发生的昌江第4号洪水由天然状态下可能产生的50年一遇洪水降至20年一遇洪水,达到了预期的调度效果,确保了工程安全和城市防洪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020年8月,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公园被确定为国家3A旅游景区,是景德镇市首座大型坝址公园。景区位于昌江百里风光带起点,拥有坝址公园、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桃李果园岛、垂钓观赏区、游船观光等景点。坝址占地面积700多亩,库区水域面积25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100多个,乘坐游艇畅游其中,风景如画,是一处休闲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西河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是景德镇市实施城市“双修”改善城市面貌的第一个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2016年治理之前,这里周边分布着鲤鱼洲、淘金岭、老石岭3个自然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由于地势低洼,每到汛期,村庄会遭受洪涝灾害的威胁。天然的西河没有带给此区域沿岸百姓安居乐业的环境。通过对3个村庄进行整体征迁安置,在此基础上拓宽河道,修建拦水坝,形成了220亩的西河湾和1000亩的昌南湖两个城区湖泊。昌南湖中央建有三座生态岛屿,湖周建设市政广场6处,植树种草绿化面积10万余平方米。西河湾打造以现代风貌为基调,以“沙滩游乐”和“湿地静赏”两大功能为特色,集生态、游憩、观赏于一体的湿地公园。从厦门运来的海沙铺设形成沙滩,天然净白、松软细腻,是江西省最大的沙滩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广阔的亲水空间。
昌江百里风光带是景德镇市“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样本工程,不仅仅是昌江流域的山体修复、水系保护、景观打造和环境提升,还是江西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在景德镇的示范项目。景德镇市以“一江三河六山”为重点,推进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山水生态修复和城乡环境治理,打造龙湖湾、香山公园、竹石洲、南门渡等景点,把昔日杂草丛生的乱河滩变废为宝,打造一道集生态样板、旅游观光、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城市风景。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景德镇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通过抬升昌江水位,改造沿河生态景观,使景德镇城市水体体积增加140%,形成一道独特的绕城水景文化带。改造复建昌江两岸宝石码头、中渡口码头、御窑码头等18个古码头,推动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水相亲,展现出“一江两河出平湖,十八码头通古今,百里昌江风光美,千年瓷都展新颜”的新气象。
近年来,景德镇市大力实施的水系连通工程大大改善了流域生态环境。2018年初开始实施的南河生态水系连通工程主要建设任务包括老南河水系连通工程、南河主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三宝水系连通工程,不但有效解决了老南河片区城市的排水、防内涝等问题,而且改善了东城区生态环境,增加了市民休闲空间,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2019年,景德镇市在“高岭·中国村”大型田园综合体项目中实施的浮梁县桥溪水水系连通工程,通过河湖生态清淤、新建连通通道、生态护岸、湿地修复、滨岸带治理、引排水闸(泵站)建设及改造等方式,连通桥溪水、界田水2条河流和锦溪水库、洪家桥水库、莲塘坞水库,逐步恢复河湖水系完整性,改善或恢复江河湖库水系之间的水力联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