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自2016年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那么,城市内涝问题能因此而得到解决吗?今天(3月30日)上午,昆明市水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龚询木一行做客昆明广播电视台《春城热线》时进行了介绍。
什么是海绵城市?
昆明市水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龚询木介绍,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是实现从快排,及时排、就近排、速排的工程排水时代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的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市规划、开发建设理念的转变,是城市排水理念的转变。
答疑1:为何市民感受不到昆明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2016年,昆明市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5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家没有感受到海绵城市成效主要是由于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而是与新建项目、既有建筑和小区、城市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提升改造紧密联系的,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建筑、道路、广场、绿地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和利用效率,进而发挥海绵作用。
答疑2: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吗?
目前大家对海绵城市建设认识不够准确,错误认为建设海绵设施(绿色基础设施),下雨淹水的问题就能全部解决。其实海绵设施只是从源头对径流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当出现强降水时,还是要依靠原来的排水防涝设施(灰色基础设施)发挥主要作用。
只有同步完善“绿色、灰色”基础设施,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才能有效应对超标雨水,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次数,增强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
当然,海绵城市建设能够从源头控制一部分雨水径流。海绵城市建设应因地制宜,根据下垫面、场地建议等选取相应的海绵技术措施,从源头控制雨水径流,一定程度减少外排雨水径流量,同时依靠防洪水排捞设施,缓解城市内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