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委托中国农业大学谭倩教授团队开展承德市流域水污染防治方法有效性评估研究。截至目前,该课题组已经完成了承德市水污染防治的整体环境效率评估,并对具体的水污染防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进行量化评估。同时,还构建了承德市水污染防治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评估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环境多个维度,对点源、面源水污染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进行综合评价,为我市水污染防治方法有效性的提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据悉,鉴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方面巨大的投资金额,急需开展流域尺度的水污染防治方法有效性评估。该研究成果将为承德市“十四五”时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编制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流域水污染防治效果的有效性。
“承德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也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素有‘京城一杯水,半杯源承德’之称。近年来,承德市为保护这一片碧水,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强力实施污染治理,水环境质量实现了稳步提升,2019年在全省水环境目标考核中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谭倩教授表示,目前,“GEF主流化”海河二期项目稳步推进,年底前,该课题组还将建立河流水质模型对承德市滦河多种污染物削减方案进行水质模拟,建立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拟承德市滦河流域不同水污染防治措施组合情景的污染物削减效果,为滦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以及削减方案实施提出合理对策。
据悉,2014年5月,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理事会批准对我国实施“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主流化项目”(简称“GEF主流化项目”),提供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国际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并提供950万美元赠款。海河流域被选取为示范流域,我市被选为两个示范区之一(另外一个示范区为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