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29处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
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黑臭水体专项督查,通报贵阳市存在4处城市黑臭水体,加上贵阳市自查新增25处城市黑臭水体,全市共有29处。
为治理城市黑臭水体,贵阳市委、市政府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抓手,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市区两级协同作战,全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实施,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并取得明显成效。
2018年9月底,贵阳市建成投用南明河流域水环境大数据监管平台。在此基础上,我市启动建设水环境大数据监管平台,对全市河流、湖库、沟渠等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让水污染防治工作变得更加智慧。
2019年,《贵阳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工作方案》出台,以“控源截污”为核心,对全市29处黑臭水体展开治理。针对每一处黑臭水体,建立管网维护、垃圾收运、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等机制,方便群众监督。
我市还实施控源截污工程、内源治理工程、活水循环工程、水质净化工程、景观提升工程,推进截污、清淤、污染源治理和两岸环境整治。
今年11月27日至30日,国家强化监督工作组对贵阳市29处城市黑臭水体进行现场检查,认定全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