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保定持续推进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修复,拒马河、孝义河、漕河等9河流域正在变绿变美,一路清水直抵白洋淀,浸润雄安。
2018年以来,除污、引水、造林、补绿……成了保定最重要的话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为我们开展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修复提出了更高要求。”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说,该市按照“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的标准要求,持续加强白洋淀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工作,将其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结合,与开展“三创四建”活动相结合,将白洋淀上游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作为推动京雄保生态建设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保定高标准谋划实施了总投资136亿元的144个省定项目,大力推进流域内环境综合整治,打好全流域污染治理、雨污分流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态修复和防洪体系建设五场攻坚硬仗。截至目前,已完成111个项目,构建起环雄安高品质衔接带,不断提升区域生态承载能力,在白洋淀上游筑起一道道生态屏障。除污、引水、造林、补绿……
综合整治河道
实现碧水清流
以前涿州市松林店镇夏辛店村村头,河面波光粼粼,两岸林草丰茂。北拒马河南支由此而下的7公里河段风景怡人,成了周边村民游玩、垂钓的好去处。
然而就在去年,这样的美景对村民来说成了奢望。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北拒马河南支滞留水质极端恶劣,村民反映强烈。
2018年7月至10月,涿州市向黑臭水体宣战,总投资2091.2万元,共处理底泥25万立方米,修复污染水体34万立方米,同时,他们还因地制宜在岸边修建了游园湿地。
保定市生态环境局还将在北拒马河南支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种植荷花、水草等植物,构建更完善的河渠水环境自净生态系统,形成一步一景。
保定市全力开展白洋淀上游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累计清除各类垃圾1025万立方米,拆除违建违障1232处,封堵各类非法排污口1785个……总投资80亿元实施了白洋淀上游河道22个治理工程,目前大部分已完工。
营造水系林网
建设景观廊道
2017年,雄安新区的设立,对漕河等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既要打造生态林带,又要打造蓝绿交织的景观带。”
自2017年开始,与雄安毗邻的徐水区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设计,着手打造漕河两侧生态廊道绿化和环雄安新区林带。
2019年7月,徐水区财政投资9300多万元,启动了107国道东至雄安新区界漕河两侧各1000米绿化建设。今年5月,总绿化面积达1.9万亩的漕河水系林网建设全部完成。
在建设过程中,面向社会公开招选参与林带建设的造林大户或绿化公司,区政府每年每亩负担1000元土地流转租金,造林大户或绿化企业每年每亩负担290元。目前,面积达1.4万亩的环雄安新区生态林带已经全部完成,实现了政府要绿、企业(造林大户)得利、社会受益的多方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