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为保障京津两市水源和水环境安全,河北省特别是张家口和承德两地做出了巨大牺牲。”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呼吁,应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法律保障体系,加快京津冀地区水资源补偿机制建设。
王海波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分配给河北省的9亿立方米水量指标无偿地让给了北京,于桥水库分配给河北省的水量指标0.6亿立方米由天津无偿占用,河北省潘家口、大黑汀水库10亿立方米水量指标无偿划给了天津。若再考虑对张家口和承德两个水源地上游用水的严格限制和京冀边界河流出现的水量再分配,河北省的用水权每年实际减少了20多亿立方米。
为保障京津两市应急用水需要,自2003年开始,在水利部的统一部署下,河北省连续5年向北京集中输水,并协助山西册田水库向北京集中输水,承担了沿线的管理任务和淹没损失。2004年至2007年河北省共向北京直接输水12.52亿立方米。
张家口和承德两地作为京津两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和主要水源地,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紧张、水土流失、水源污染以及土地沙化和草场退化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
为保障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王海波建议,在中央层面出台行政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在地方层面出台相应的法规。京津冀地区在以上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协商签订相关各方水资源补偿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以及具体的操作程序,将水资源补偿机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