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桐庐扩大打捞范围 上游建德注重监督考核
6年来共打捞水葫芦及漂浮物16万吨
目前虽然还是初春时节,但浙江省桐庐县、建德市环保局已督促当地的水上打捞队伍,赴钱塘江上巡查水葫芦,为保护今年夏秋饮用水安全奠定基础。
桐庐、建德相继成立水上打
捞公司,合力清理水葫芦及漂浮物,探索上下游联动治污机制
钱塘江是杭州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杭州市80%的饮用水取自这里。但每到夏秋两季,钱塘江上水葫芦的繁殖、腐烂以及漂浮物都会影响饮用水安全,让沿线环保部门深感烦恼。
2002年,浙江省和杭州市环保局召集桐庐县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明确了漂浮污染物打捞处置方案,并由桐庐县富春江镇政府组建七里泷环境治理公司,于2003年起开展长年打捞工作。2005年,随着水葫芦和其他漂浮物的增多,桐庐县上游的建德市也成立了相应的水上打捞公司。于是,上下游开始合力清理钱塘江中水葫芦及漂浮物。
下游桐庐县:打捞人员有效开展工作,漂浮污染物得到安全处置
今年春节过了没几天,人们就可以看见一艘大船、20条小渔船慢慢在富春江上行进,那是桐庐县富春江镇七里泷环境治理公司的20多名打捞人员在巡查水葫芦和漂浮物。
打捞人员说,虽然现在还不是水葫芦的生长期,但水葫芦繁殖具有暴发性,一个晚上就可增长7倍,所以桐庐县环保局早早就开始敦促他们加大巡查力度。平时,这家公司采用小船拉网牵引、大船收集搬运等多种方式全天候打捞,上岸后的漂浮污染物被及时运往当地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6年来,他们共打捞水葫芦及漂浮物16万余吨、死猪3500余头。
针对漂浮污染物中的病死畜禽,桐庐县环保局会同农业、卫生部门制定相应处置规定,实行就地填埋、无害化处理。为深度清理钱塘江上的水葫芦,桐庐县还跨县界到上游的建德、兰江进行打捞。每天一艘大打捞船、20条小渔船、30余人参与作业。去年10月以来,共打捞60余吨水葫芦及漂浮垃圾。
上游建德市:对打捞公司清漂情况进行考核,并与财政预算运行费挂钩,杜绝漂浮物漂向下游
下游打捞到了上游,地处桐庐上游的建德市则采取措施在本区域内打捞干净,尽量不让水葫芦及漂浮物流到下游。为加强这项工作,建德市环保局对打捞公司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分为4个大项15个小项,满分为100分,采用扣分制,其中监督占了考核内容的一大半。
据规定,只要属地江面上有水葫芦及漂浮物投诉且情况属实,建德市环保局每接到群众投诉一次,就对打捞公司扣0.5分。杭州市级、省级、国家级单位接到相关投诉,对打捞公司分别扣2~4分。媒体监督也占很大比重,被市级、省级、国家级媒体曝光,分别扣3~6分。
据建德市环保局介绍,清理漂浮物财政预算运行费用为每年80万元,考核分值为90分以上,全额拨付给打捞公司;90分以下,每扣1分就扣1万元钱。这一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水葫芦及漂浮物漂向下游的问题。
桐庐、建德两地环保局最后达成共识:钱塘江上水葫芦及漂浮物不断地向下游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流域性污染问题。建议上游的兰溪、衢州等地也加大力度开展河流、湖泊的水葫芦清理工作、禁止水产养殖户圈养,使流域上下游联动清漂的范围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