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环境保护制度,大别山区六安市多措并举、健全机制,积极探索水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2018年,六安市12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两年达到100%。
0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六安市成立大别山生态补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六安市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六安市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实施方案》,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奖励成绩突出的县区。编制《六安市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保护和发展规划》,谋划实施10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50亿元。
02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
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自2014年实施以来,累计获得省和合肥市补偿资金9.14亿元(其中省级7.14亿元、合肥市2亿元)。六安市累计投入170亿元用于水源地生态保护。实施城区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19个PPP项目,总投资97.35亿元。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乡村振兴基金,部分用于水环境保护。
03 推深做实项目资金监管机制
合理使用水生态补偿资金,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建立责任清单,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实行月报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及资金拨付情况。对项目资金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