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南湖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水系发达、水网密布。维护良好的水环境,对于江南气韵的滋养,对于打造江南水乡名城的意义重大;尤其是对标“首善南湖”的发展定位而言,水环境治理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回应高质量发展的为民初心的必然之举。

近年来,南湖区“五水共治”持续推进,水环境整治的成绩十分亮眼。

成绩单
2018年,南湖区出境断面三项指标稳定在Ⅲ类水,跨区域交接断面考核良好;国控点位湘家荡平均水质达到Ⅲ类;市控以上断面Ⅲ类比例9.1%、Ⅳ类比例81.8%、Ⅴ类比例9.1%;全区15个区级地表水监测断面Ⅳ类以上比例93.3%;32条骨干河道Ⅳ类比例98.39%。
水质不断改善,河道恢复健康的同时,也逐渐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产业中一道亮丽风景。南湖区在全区河道中开展星级“美丽河道”评选,在比、学、赶、超中不断提升全区河道美景,目前全区已有9条美丽河湖。
水是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元素之一。今年,南湖区更把水系连通暨美丽河湖建设专项行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十大攻坚行动”之一,用打通“断头浜”、美丽河湖创建,提升区域水环境。


嘉兴科技城(大桥镇)、湘家荡管委会(七星街道)以及各镇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工程,打通“断头浜”,实施河道沟通工程,促进水体流通;根据省美丽河湖创建实施方案,通过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景观打造与文化提升等措施,加强美丽河湖建设,改善全区河湖水环境质量,今年将打通4处“断头浜”,创建1个省级美丽河湖,4个美丽乡村河湖,累计创建13个美丽河湖。

正在积极创建省级美丽河湖的凌公塘,是南湖区东南片区“水都绿城”一条重要的绿色生命线,它将6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主题公园连在一起,宛如一条玉带横贯南湖新区。今年,凌公塘又提升河道绿道桥底涵洞文化长廊,开展周边小区污水零直排建设,改造沿河绿道沿线公厕,打造全区首个省级美丽河湖。南湖新区(东栅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凌公塘河道绿道桥底涵洞文化长廊已经完成,崭新的红船雕塑、非遗文化展示等把文化长廊装饰一新,周边5个小区污水零直排建设已经进场施工,4个沿河绿道沿线公厕已完成图纸设计陆续进行招投标,届时公厕将增设残疾人专用间。

南湖新区(东栅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凌公塘河道绿道桥底涵洞文化长廊已经完成,崭新的红船雕塑、非遗文化展示等把文化长廊装饰一新,周边5个小区污水零直排建设已经进场施工,4个沿河绿道沿线公厕已完成图纸设计,陆续进行招投标,届时公厕将增设残疾人专用间,采用“箭牌”、“科勒”等品牌产品,提升公厕品质。
正在积极创建美丽乡村河湖的竹林村许车浜片区、永红村五曲港、倪家浜村西河浜片区、三家浜社区九曲港也已全面投入施工建设。其中永红村五曲港已完成施工建设,清淤、木桩生态护岸、2米宽的沿河绿道、高低错落的沿河绿化景观,还有亲水平台、凉亭等,总投资达400多万元。
与此同时,南湖区也把评选星级“美丽河道”作为美丽河湖创建“后备库”,加速建成一批,带动一批,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也正在加紧编制南湖区美丽河湖创建实施方案(2019-2022年),高质量推进美丽南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