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苏州加快转变治水思路和方式 节水“针脚”织密治水“阵脚”
苏州加快转变治水思路和方式 节水“针脚”织密治水“阵脚”
发布日期:2019/6/12 14:25:36

  建设美丽苏州,做美古城水文章,节水是重要内容。


  近年来,苏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加快转变治水思路和方式,把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贯穿于治水的全过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2015年以来,苏州市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8%;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覆盖率分别达42.48%、17.29%、12.55%,数量每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今年,国家节水行动号角再次吹响,全市各地用“绣花功夫”推进节水工作,用节水“针脚”织密治水“阵脚”,让美丽苏州碧水长流。


  吴江区


  精细化管理,用水大户企业和居民家庭节水一起抓


  吴江区着力推进雨水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项目建设,累计完成雨水利用项目设计方案审查200多个、竣工验收50多个。


  早在2010年,吴江区就开展了用水大户水平衡测试工作,截至目前完成了华腾电子、亨通电缆等195家企业(单位)的水平衡测试,测试水量800万立方米。通过水平衡测试,充分掌握了有关用水大户的用水现状,还帮助用水大户查找到了用水薄弱环节,完善这些用水大户的内部计量,绘制了用水管网图,为该区节水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基本条件。


  吴江区在建成区节水器具全覆盖的基础上,向各乡镇进行延伸,完成了盛泽镇桥北社区、花园社区、开发区叶泽湖花园等社区居民家庭节水龙头的免费更换,累计更换节水龙头9000多个、受益用户6000余户。


  吴中区


  建载体、抓项目,加强总量控制,持续构建节水格局


  2015年以来,吴中区共成功创建48家节水型载体,其中,3所省级节水型学校、23所市级节水型学校、7家省级节水型单位、9个省级节水型小区(社区)和6家省级节水型企业,节水型载体覆盖率持续提升。


  吴中区积极开展“水效领跑者”评比活动,近年来分别在电子、饮料等行业企业和机关单位中遴选用水水平先进单位申报“水效领跑者”。


  2015年以来,吴中区规划与水务部门紧密配合,共完成雨水收集利用审查项目89项,雨水收集利用验收项目31项。对自备水源用水户和年用水量6000立方米以上的公共供水用水户及时下达用水计划,加强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计划考核。2015年以来,吴中区共完成89家单位节水“三同时”设计审查工作和31家单位竣工验收工作。


  姑苏区


  实现水资源有效利用,56个海绵城市试点项目有序推进


  2015年以来,姑苏区累计完成125个节水型载体的创建,其中成功创建节水型小区67个、节水型学校29个,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了14.4%。


  姑苏区积极推进雨水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倡导节能减排新理念。2015年以来,姑苏区先后完成了区行政中心、桂花社区、九曲港生态公园等公共建筑雨水收集和利用项目建设。


  2016年,苏州市被列入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试点区设于姑苏区苏锦街道和白洋湾街道内。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建设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回收设施、透水铺砖等海绵设施,利用丰水期雨水收集,满足枯水期浇灌绿化、清洗路面等需要,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共有试点项目56个,均按计划有序推进中。


  园区


  瞄准未来城市发展趋势,企业中水回用每天至少10万立方米


  企业中水回用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扎实推动中水回用,三星电子、日月新等四家单位投资1728万元进行了中水回用或节水技改,持续提高用水效率,通过介质过滤器、超滤膜等节水技术,年节水55万立方米,并获得市专项资金补助。截至目前,园区工业企业中水回用能力达到至少10万立方米/日。


  与此同时,园区以绿色建筑为抓手,推广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同步配套建设低洼草坪、渗水地面,提高雨水综合利用效率。园区要求新建民用建筑(公建及商品房)绿色建筑100%覆盖。


  相城区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相城区把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目前,相城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2015年以来,对43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创建节水型企业12家。近4年来,相城区40家企业(单位)完成了水平衡测试,完成创建节水型学校14所、小区(社区)30个。同时,相城区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大力推动、积极引导,将“节水防污,节水减排”的理念贯穿宣传工作的始终。


  高新区


  “以奖代补”鼓励企业主动参与,推广再生水循环使用


  近年来,高新区持续开展节水型载体建设,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用水单位参与创建活动,节水载体创建成果显着。


  2015年以来,获得批复的省级节水型载体共有企业10个、单位1个、小区3个、社区3个、学校2个。在节水载体创建工作中,通过宣传教育、节水型器具改造、推广节水技术等方式,以点带面逐步提升全区用水水平。


  高新区结合绿色示范区建设,通过规划用地设置建设节水设施条件等措施,逐步推广新建建筑物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新建医院、学校、宾馆、住宅小区等项目雨水回收利用设施已基本普及。同时,采用合同节水方式,实施阿特斯阳光科技再生水循环使用项目。2017年,由高新区第二污水厂与阿特斯阳光共同投资铺设再生水循环使用管网2.2公里,将污水厂处理尾水供给阿特斯阳光科技公司,实施再生水循环利用,进一步拓宽了再生水回用渠道。目前该项目已实施完成,实现通水。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呼和浩特市开展雨水排放口专项整治行动
水利部部署实施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
海口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推进我市“六
摸清全省水资源家底 青海完成1.95万平
“十五五”时期要推动实现流域与海洋生态环
天津市水务局做好『六到位』 全面应对主汛
依托美丽河湖,助力构建水生态多元共治格局
常州市政府召开重点攻坚断面水环境质量提升
“七下八上”关键期将至,今年防汛形势如何
“里子”工程畅通城市“血脉”——酒泉市城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