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四年海绵城市建设迎大考 济南43个“海绵”项目接受专家现场复核
四年海绵城市建设迎大考 济南43个“海绵”项目接受专家现场复核
发布日期:2019/4/16 11:13:53



经过“海绵化”改造,历阳湖成了市民垂钓、游玩的休闲好去处。



建筑小区“海绵化”改造后实景。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这样的海绵城市建设愿景,在泉城39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内已成为现实。4月11日-12日,作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的济南,迎来了一场“大考”,43个建设项目接受了联合专家组的现场考核,并得到了较高评价。


  据悉,自2015年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至今,试点区域内我市共安排试点项目43大项,完成海绵化改造老旧小区314个、海绵化改造新建小区6个;海绵化改造与建设道路19条;海绵化改造与建设公园9个;整治和治理河道湖泊等8个;管网改造60公里;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消除试点区域内易涝点9个,试点区内无黑臭水体,实现了生态、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明显增强。下一步,海绵城市建设将在全市逐步推广开来。

 



改造 314个老旧小区“海绵化”

 

  近日,泉城济南迎来一场降雨,当大家在感慨“不够解渴”时,贵如油的春雨已经被千佛山路11号院“喝”到了“肚子”里。


  在这个位于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核心位置的老旧小区里,由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蓄水模块、截水沟等组成的“海绵系统”,将雨水进行了有效回收、利用,不仅解决了积水问题,还为小区绿地浇水、道路洒水提供了水源。


  “以前一下雨就到处积水,出行十分不方便。现在好了,换了透水路面,再大的雨也看不了海了。”说起海绵城市建设,居民肖先生赞不绝口。他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把手里的一瓶水洒到了类似塑胶跑道材质的红色地砖上,仅几秒钟时间便迅速地渗到了砖下,只余下一片浅浅的水印。


  “你看这水渗得就这么快。”肖先生口中的“透水路面”就是“海绵型道路”,像海绵吸水一样能够将雨水就地消纳、利用。


  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39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内,像千佛山路11号院一样会“喝水”的老旧小区共改造了314个。“雨水通过上游的截流沟引入下凹式绿地,与植草沟中收集的雨水一起分级存储下渗,汇入地下设置的蓄水模块中,经过一层层净化最终成为清水用于绿地浇水、道路洒水。这样的‘海绵化’改造不仅充分体现了‘渗、滞、蓄、净、用、排’的理念,也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环境。”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造过程中,我市还创新性地采取“1+N”战略,同步实施了棚改、旧改及供水、供气、供热、供电、排污、排涝改造提升。例如,在济大路1号、15号等小区,海绵改造同时兼顾了雨污分流、管网提标等工程,切实提高了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消除9个城市易涝点

 

  事实上,不仅仅是建筑小区改造,在推进海绵城市的试点建设进程中,内涝的治理成效也让泉城市民拍手称赞。


  “通过测算我们发现,试点区内容易出现内涝风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二环南路西段和中部、英雄山路与玉函路交叉口的老旧小区附近,以及东北部山区以及二环南路的老旧小区附近等,内涝积水点共有9个。针对这些道路的行洪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排涝方案。”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每条道路的“海绵元素”各不相同:旅游路更换了透水沥青,凤凰路建设了雨水公园,二环南路加装了雨水桶……此外,为保证雨水行泄通道安全,试点区还创新性地采用了“雨水簸箕”的方式连通道路及河道两条雨水行泄通道,使马路上的水通过竖向调整就近快速导入河道中,缓解马路行洪问题。“这样一来,以前‘逢雨必涝’、‘下雨就看海’的内涝问题就在试点区得到了彻底解决,不仅9个积水点全部消除了,且城市防洪压力也得到了极大减轻。”


  城市功能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水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在距离千佛山风景区半个小时车程的地方,有一处水声潺潺、杨柳飘飘的休闲胜地——历阳湖,是市民垂钓、游玩的好去处,但在海绵化改造之前,这里已近乎干涸。“今天我们看到的历阳湖水都是来自大明湖,通过三级加压,经过西圩子壕、跨过经十路、流经玉绣河等输水管线引入的,经过拦水坝拦蓄后,水源再流向南圩子壕、西圩子壕,进入西泺河,最终流入小清河,实现大明湖水的循环利用,体现了泉水‘先观后用’的理念,同时增渗补源,保护了济南的泉水文化。”


  5项“海绵”新技术获国家专利


  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城市,济南海绵城市的建设没有可借鉴的先行经验,更没有可复制的成功样本,在四年多的试点进程中,我市也不断


  深化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泉城经验”。


  在组织架构上,我市形成了“统一指挥、整体联动、责任明确、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建立了横向推进以项目部为主,纵向突破以办公室职能组为重点的矩阵式管理架构,形成决策指挥、重点调度、攻坚破难的管理体系,实现阶段性与常态化衔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总四分”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确保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此外,“创新产品、工艺和技术”也是济南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在试点过程中,我市结合城市自身特点,积极寻找对策,探索研发适合本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目前,已授权国家专利5项,形成施工工法13项。


  “在开展试点建设前,大多数市民对‘海绵城市’还相对陌生。而如今经过四年多的推广,这一名词逐渐深入人心,其示范效应也在不断放大。”承担海绵城市建设任务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在试点建设经验基础上持续推进全域海绵建设,同时做好目前建设成果的跟踪工作,让这一生态福利不断释放,让泉城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增强。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呼和浩特市开展雨水排放口专项整治行动
水利部部署实施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
海口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推进我市“六
摸清全省水资源家底 青海完成1.95万平
“十五五”时期要推动实现流域与海洋生态环
天津市水务局做好『六到位』 全面应对主汛
依托美丽河湖,助力构建水生态多元共治格局
常州市政府召开重点攻坚断面水环境质量提升
“七下八上”关键期将至,今年防汛形势如何
“里子”工程畅通城市“血脉”——酒泉市城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